第AA06版:关注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行人二次过街”,让路口不再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行人二次过街”,让路口不再堵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郑州市区面积不断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不可避免的,是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如何保障交通顺畅?是每个郑州市民都在关心的问题。有关交通的那些事儿,也是人大代表们最关心的。

话题一

“贴条”执法

规范“贴条”执法

加大停车场建设

近两年,一种鲜黄色的条子在郑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就是让车主胆战心惊的“违法停车处罚单”。

很多车主平时开车,几乎都遇到过“想停而不敢停”的状况。“急着要办事,可停车场满了,只好停在尽量不影响交通的其他地方,但没一会儿,就发现被贴了单子。”驾龄已经7年的孙先生说。

违章停车理应依法依规受到处理。不过,也有不少市民提出疑问,执法是否存在随意性,想贴就贴?

这个话题,市人大代表李文献最为关心,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谈看法:十几辆车争一个泊位

李文献说,既然市民依法办理了购车、行车手续,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就有责任保障车辆的正常出行和停放。

然而,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郑州市机动车保存量与公共停车位之比达12∶1,而且车辆仍在快速增加。十几辆车争一个泊位,甚至每天有90%以上的车辆处于违法违规停泊境地,而执法部门选择性、运动式的“贴条”执法,既无法解决车辆依法依规停泊的问题,也无法公正执法,长此以往,会引起广大车主的不满。

提建议:规范“贴条”执法行为

“首先要修订和完善有关法规章程,明确‘贴条’标准(如《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反复强调的‘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改变以罚代管、贴条横飞的状况。”李文献建议说,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尽可能减少随意执法,努力做到统一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李文献同时建议,要深入挖掘整合城市停车场地资源,加大停车场地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话题二

交通拥堵

坚决取缔摩的、电动三轮车等非法运营车辆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郑州市区面积不断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不可避免的是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如何保障交通顺畅?切实采取综合举措,逐步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谈看法: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成拥堵一大原因

市人大代表刘淑霞认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与现代交通不相适应,甚至不懂或无视交通法规,成为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机动车驾驶人乱停车,乱调头,越线行驶,电动车、老年代步车挤占机动车道,行人违规横穿马路等行为时有发生,干扰了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她认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

提建议:培育代表郑州形象的出租车公司

刘淑霞建议,可由相关的部门组成交通综合管理办公室,建立多部门联手整治的长效机制,并且要多管齐下。

首先要坚决取缔摩的、电动三轮车等非法运营车辆,它们乱穿马路、随意停放屡禁不止,不仅成为交通拥堵的重要成因,也存在重大交通隐患。

其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和公交停靠点,增加公共线路覆盖范围,缩小发车间隔,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率。同时,加强出租车管理,在增加投放量的同时,形成运管处管公司、公司管车主、车主管驾驶员的良性循环机制,培育几家代表郑州形象的出租车公司,淘汰只收费不管理的公司,并严格限制交通意识淡薄的驾驶员进入出租车驾驶员行列,每年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资格审核。

话题三

行人过马路

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系统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在不少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当中,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如何从行人的角度出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呢?市人大代表侯振东建议,应该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系统。

谈看法:行人二次过街系统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

“在国内很多城市,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系统很普遍。”侯振东说,在各个主要的十字路口和道路的两个红绿灯之间设置行人二次过街系统,行人在车辆少时穿越马路,可在隔离栏暂留区内停留,根据车辆通行情况穿过马路。

提建议:在市区主干道、商场等主要路段,设二次过街系统

而在市区主干道、商场、广场等行人通行量较大的路段位置,设置行人过街自主控制信号灯,行人按下信号灯键,待信号灯转为绿灯时,迅速安全通过马路。

“出行很安全,并且可以将行人分流,大大缩短车辆和行人等红灯的时间,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侯振东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1760 2015-01-22 00:00:00 四 “行人二次过街”,让路口不再堵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