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0大建设2/2015-01/29/A10/20150129A10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0大建设项目评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0大建设项目评选

5

热源厂“煤改气”

推荐理由

该项目是我市按照“气化郑州”和“蓝天工程”要求,为提高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市民生活质量而实施的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项目实施后,以天然气热源替代原有的燃煤热源,同时通过改造扩大了供热能力,在进一步满足供热区域内用热需求的同时,也使区域内居民、企事业单位不再兴建燃煤小锅炉,大大减少了耗煤量和污染物排放。

东明路“煤改气”项目首批实施的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煤改气”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为5台58兆瓦燃气热水锅炉,总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为东区增加5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量 488.7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89.7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36.2吨。2014年冬天该项目与郑东新区热电厂联网供热,有效保障了大东区的供热质量。

政七街热源厂“煤改气”工程被列入我市2013年度民生十大实事,装机容量为3台58兆瓦燃气热水锅炉,总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2014年冬季,该项目全程投入供热运行,与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三期进行联网供热,有效保障了大北区的均衡供热。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量290.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172.3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78.54吨。

枣庄热源厂“煤改气”项目选用锅炉房集中供热方案,既能单独供热,也能和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三期进行联网供热,是我市北部城区的主要调峰区域锅炉房。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48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7.3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30.9吨。

6

刘湾水厂

推荐理由

该项目作为省内目前最大的一座以南水北调水为水源的水厂, 也是我市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厂。刘湾水厂正式投用,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的南部供水低压区问题。同时,使我市实现双水源保证。

项目简介

刘湾水厂于2011年底开工建设,设计日生产能力为40万吨,供水区域为航海路以南、京广路以东。

2014年7月31日,为解决我市夏季用水短缺问题,刘湾水厂利用尖岗水库的水源提前向市区通水,2014年12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刘湾水厂水源置换为丹江水,正式实现供水。由于郑州市地势南高北低,加上以前水源来自位于市区北部的黄河,既有水厂都分布在北部区域,因此南部长期存在供水低压区,每到夏季用水高峰期,南三环沿线多层用户家里就会出现水压低甚至停水现象。刘湾水厂地处地势较高的十八里河以西、中州大道以东、南四环以北区域,使我市水厂格局更趋完善,同时有效解决我市南部水压偏低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我市水源95%以上使用的是黄河水,一旦黄河断流或出现水质问题,全市供水将面临危机,以南水北调水为水源的刘湾水厂建成后使我市实现双水源保证,一旦某一水源出现问题,另一条仍然可以保证城市供水生命线不断。刘湾水厂处于地势较高的南部,由于地势较高且郑州市供水管网全部连通,一旦其他现有水厂出现问题,刘湾水厂可很好地向其他区域送水,从而提高了全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该水厂设计标准高,增设了水厂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使水质口感得到明显提升。

7

文化路大修

推荐理由

该项目凸显了新的理念,即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之间设置隔离护栏,在非机动车道两端设置阻车桩,实现路权清晰,各行其道;实行公交优先,在农业路以北至北环之间的文化路设置全天24小时公交专用道。

项目简介

文化路(金水路至北三环,长5.085公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未进行过全面翻修路基整治,道路基础性病害严重,各种管线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有的安全隐患较大,影响市容。2014年3月,市政府决定对文化路实施抢修工程。

此次大修,农业路以南保持现状断面不做大的调整,采用隔离护栏,每侧隔离出3.5~4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保持在3米以上;农业路以北快车道,由目前的18米拓宽至22米。在现状人行道上增设3.5米宽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保持在3.2米以上。

截至2014年底,文化路大修各项工程已全面完工,共完成各类管线3万米,铺装快车道9.5万平方米、自行车道5.5万平方米、人行道板6.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按照示范路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做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工作。

文化路施工完毕后,为给沿线市民提供优质、快捷、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该公司对沿线公交站位进行了重新设置,沿线共有公交线路22条,平均站距由434米缩短至384米,站位由23个增至26个,公交港湾由3个增至11个。特别是公交专用道启用后,将使公交车平均运营时速由原来的14.04公里提高到17.39公里,并使高峰时段文化路最高断面每小时公交车通行量由100台提高到180台,从而大大增加运力,方便市民出行。

8

新密裕中电厂热源入郑

推荐理由

该项目是郑州市“引热入郑” 工程中首个配套集中供热管网项目,并被列入郑州市2014年民生十大实事。项目热源规模为新密裕中电厂2台30万千瓦供热改造机组,可新增供热面积1100万平方米,配套供热主干热网南起新密裕中电厂首站,北至南郊热源厂,总投资约4亿元。

项目简介

新密裕中电厂热源入郑项目于2014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管线长,跨新密、新郑、二七区,下穿高速、跨越沟涵22座,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市热力总公司坚持打破常规、紧赶工程进度,项目经过180天的艰苦奋战,共敷设双向供回供热管道40公里,先后架设山后杜大桥、泰山中桥、西鸿沟大桥、大赵大桥4座桥梁,制作安装热力检查井7座,2014年11月14日,项目管网全线贯通,开始注水、冲洗、闭式循环与设备调试,12月14日顺利并入市区供热主管网正式投入供热运行。

该项目正式建成投运后,可与南郊热源厂联网供热,在不增加中心城区燃煤量的基础上实现新增供热能力1100万平方米,覆盖的供热范围约84.8平方公里,可有效满足我市南部城区近11万户用户的用热需求。同时,以优质高效的热电联产取代供热范围内的单位自备锅炉房,使大量供热、生产、生活用的燃煤小锅炉不再兴建,减少中心城区用煤量18.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2.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9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0.693万吨。

9

27个区级综合性公园

推荐理由

区级综合性公园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还在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服务市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具备游园功能,还配套建设便民设施,让市民更为便利地享受公园绿地及公共服务。

项目简介

该项目2013年10月正式启动,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之一。以加快区级综合性公园建设步伐、优化市区公园绿地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的,在市区四环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内和航空港实验区,依据《郑州市绿地系统规划》,遵循500米绿地服务半径和均衡性原则,规划建设27个区级综合性公园,并在公园周边配套建设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保健、康体休闲健身、行政便民服务等设施。

项目设计坚持“国内领先、全省一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原则,针对地形、水系、植物、游路、建筑小品等公园要素,重点突出文化地域特色。同时注重植物丰富、地形变化、有“山”有水、有文化、有特色,注重防灾避险功能和设施的健全、完善,公园周边便民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建设或完善。

截至2014年底,共建成开放10个区级综合性公园,总面积2060.42亩,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剩余的17个公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3938 2015-01-29 00:00:00 四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0大建设项目评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