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陇海大院”
获“感动中原”年度集体奖
郑州反腐倡廉
宣传教育品牌叫响全国
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面对中国数千年王朝兴亡更替的大戏,我们看到了一条隐现其间的廉政文化线索”
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

□高波(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想财富、实践镜鉴和创作素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打虎拍蝇”,不但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标的崭新局面,也促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廉政文化得到复苏和重生。

日前,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应运而生。该片思想凝厚,艺术精深,探寻展示中华民族的“廉政文化基因”,令人观之不倦,念之不忘。

随感之一:鉴古方知“是什么”

在中国绵延不断的文明长卷中,对清廉政治的追求贯穿着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全过程。今人不断“寻根问典”,就是要找到当下参破“信仰迷思、文化迷惘、价值迷失”的精神之源和实践之匙。《鉴史问廉》作为一部文化纪录“大片”,锁定“廉政”关键词,深入中国历史演进的细节和脉络之中,既纵横捭阖,又索微抉隐,进行了一次对廉政文化与社会及文明兴衰内在关系的“发现之旅”。正如该片所示,贪污腐败的本质是对社会物质财富分配规则的破坏,当这种“内生性、内伤性”破坏无以复加,导致最基本的社会财富再生产难以为继,整个社会就要“礼崩乐坏”,在信仰上显现危机,从整体上走向崩溃,从政治上出现解体。在历史上,百姓们对政治清明和清官廉吏的期与盼、鼓与呼,其本质上是对公平正义这个维系社会基本规则的强烈诉求,也是对国家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积极捍卫。

《鉴史问廉》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是我们“解码”中国的一个“文化导航仪”。

随感之二:创新需懂“做什么”

《鉴史问廉》既是近年来不遑多让的廉政教育佳作,也是不可多得的电视纪录精品。该片纯熟运用情景再现、专家品评等纪实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廉政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规矩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等进行全息扫描和立体呈现,从官修国史、历代法律、监察制度、科举制度、文物古迹、民间故事、清官廉吏的真实典故中进行“考古发掘式”再创作,从传统戏剧和文学等艺术形态中选取经典事例进行“大数据化”再加工,将“大历史、小细节”呈现荧屏,用“老话题,新思考”冲击心灵,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分享良多精神养分,既可谓中原大地的亮丽文化盛景,亦堪称中国廉政文化建设长卷上的精彩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如《鉴史问廉》这般品位和量级的文化纪录片,以叙事性和真实的力量打动人,给廉政文化建设者和电视艺术工作者带来双重启迪。作为一部“豫制”文化品,该片主创人员巧妙用活带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元素和故事桥段,如豫剧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七品芝麻官”,内乡县衙上“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楹联等,令很多观众津津乐道。

随感之三:知今才晓“要什么”

应当看到,《鉴史问廉》创作团队的责任担当、创新能力和艺术功底,无疑是该片不输于荧屏看点的一大幕后亮点。其所构建的中国廉政“传统文化长廊”,既有助于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也有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价值自立和道德自给,为建设清廉社会、清廉家园和清廉人生凝魂聚力。

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改革,重典施治,作风建设高举高打,强力反腐高开高走,以一场改变中国的超强“廉政风暴”为“中国震撼”开启新篇。而《鉴史问廉》所提供的丰富的历史镜像,给当下的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提供了别具深意的文化参照系和心理坐标谱。

可以说,《鉴史问廉》在讲好历史版“中国反腐故事”方面做出了值得记取的重要贡献。对反腐实践者和研究者来说,应当更自信、更给力地担当起自身的“主体责任”,那就是把中国当下很多带有原创性的“反腐新故事”讲好讲透,为我们的社会心理环境增加更多“精神绿植”,为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凝聚更多“民心红利”。(原载1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本文有删节)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5028 2015-02-02 00:00:00 一 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KeywordPh“面对中国数千年王朝兴亡更替的大戏,我们看到了一条隐现其间的廉政文化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