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2015新密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键词: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键词:民生

2014年,新密市全年累计投入资金34.9亿元,实施了一批惠民实事工程。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棚户区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了郑州市前列。特别是谋划运作、开工建设从郑州尖岗水库引水入密这一百年大计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强化市民用水保障。新密市民生幸福指数居全省108个县(市)第一位(《河南经济蓝皮书(2015)》)。

2015年,新密市将以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以三级“十大实事”工程为抓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记者 顾翔 董占卿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6天

居郑州市前列

教育

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5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1.9万平方米,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居郑州县(市)第二位,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成功举办第六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

医疗

市中医院迁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完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实施。市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妇幼健康服务先进集体。

养老

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已经完工,建成20所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在郑州市率先实现“五险合一”系统上线运行,征缴社会保险费突破7亿元。

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684户6452人,实施整村推进项目8个。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年增财政支出1703万元,村组干部待遇提高到了新水平。

文化

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免费送戏下乡270场,电影下乡3636场,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验。

就业

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体基本完工,在全省率先建立产业集聚区人才劳力分市场。新登记注册企业1063家,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87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75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076万元,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交通

新建在建交通道路40条232公里,总投资72亿元。郑登快速通道建成通车,省道321、县道029升级改造完成,商登高速、大学路南延、国道343建设进展顺利,机场迎宾大道西延、省道233、541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六纵六横、内捷外畅”的骨干交通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道路等级实现突破,新规划建设国道2条56公里,结束了新密无国道的历史,新进路网里程居郑州县(市)第一位。

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6天,居郑州市前列。基本实现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全覆盖,建成12个森林公园。双洎河超化东至大隗段11.6公里河道治理顺利完工,平陌河河道治理、云岩宫水库改扩建等有序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观,荣获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市)第一名。

2015年新目标

2014年成绩单

办好民生实事

争取让市民早日用上丹江水

教育

规划建设城区两所小学和新密新区实验小学,完成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对7500名教师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

医疗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片医签约延伸服务,探索市域内医疗联合,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成市中医院搬迁,确保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址开工建设。

养老

认真落实社保待遇调整政策,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养老、工伤等险种扩面征缴,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标准,市社会福利中心、20个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最大限度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

扶贫

制定落实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旅游引领、就业促进、易地搬迁、社会参与”四措并举,力争全市9420户33900名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一道奔向小康。今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00户、整村推进项目5个。

文化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启动规划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就业

将2015年确定为“全民创业年”,广泛开展创业促进就业活动,建立健全服务网络,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0万元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农村每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人。

交通

全力协调服务商登高速、国道343、大学路南延建设,积极推进郑少高速新密北站、商登高速连接线、机场迎宾大道西延、省道233、541前期工作,争取上新高速启动前期工作,逐步实现高速、国道、省道对各乡镇的覆盖。开工建设县道023、026等10个项目,分批建设农村公路网规划的26条道路。

生态环境

强力推进“蓝天”工程,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0天以上。推进矿坑排水循环利用,规划建设西大街子衿湖湿地,建成超化2万立方米塘坝,新增集雨节灌4500亩。

全力推进引水入密工程,建成取水、输水、蓄水、制水、供水设施,争取让市民早日用上清澈甘甜的丹江水。

抓好郑登快速通道、大学路南延等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雪花山保护工程,绿化廊道11条126.7公里,新建5个郑州市级森林体验园。加强农村公路两侧“两违”整治,强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规范深化垃圾、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保持城乡面貌干净整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6272 2015-02-06 00:00:00 五 关键词:民生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