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5版:2014,他们感动中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鑫: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火中救人
张爱兰:创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爱兰:创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

张爱兰是中牟县一名普通女工,为了却父亲和众多老战士的心愿,张爱兰在郑州中方园小区租下三室一厅的民房创办了中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关爱机构——“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并于2009年1月14日揭牌。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刘客白

通讯员 许文幻 文/图

为了让老战士有个相聚的地方

张爱兰的父亲张增德是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为了满足老父亲寻找和自己一起打掉美军飞机的战友陈春元并与其相聚的愿望,2008年9月,张爱兰和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先到尉氏、南阳等地,后又辗转到湖北黄陂、武汉寻找当年的战友。在为父亲寻找战友的过程中,张爱兰拜访了几十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感受到了他们怀念战友,迫切希望重聚的愿望。

2008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入朝作战58周年纪念日当天,在张爱兰和都市频道及省军区的共同努力下,父亲与老战友的儿子相聚,同时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50多名老战士,在河南省军区举办了河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念抗美援朝58周年聚会和大型展览活动,圆了众多抗美援朝老战士的相聚之梦。

为了圆更多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梦,为了满足抗美援朝老战士经常相聚的愿望,也为了答谢爱心人士的关怀,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联络的交流平台。2008年11月张爱兰多次专程跑到郑州,将要办一个关爱抗美援朝老战士机构的想法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前辈们作了交流,在他们的首肯和帮助指导下决定创办这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

在一位老战士的帮助下,张爱兰每天跑市场购置桌椅板凳和床被以及必要的家具、日用品。不仅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团圆与幸福,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也承受着社会上一些人对她的举动不理解的舆论压力。

她不抛弃、不放弃,毅然决然地建设着属于全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心中的“家”。2009年1月14日,省军区领导和20多名老战士共同为“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揭开了牌匾,宣布“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正式成立。

自费50余万元接待老战士3500人次

在河南省军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和郑州市经八路街道的大力关心、支持下,2009年6月,老战士之家搬到了省军区社区。真正把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建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建成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感情联络站、爱心传递站、免费接待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亲笔题词:“传承革命事业”、“弘扬抗美援朝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将军的夫人李玉枝委托女儿邓英为其题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中华美好家园”,“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英雄主义永存”;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的夫人刘秋华老人鼓励她“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据了解,老战士之家创办6年来,张爱兰自费50多万元接待全国各地老战士3500人次、老战士子女及家属3300余人次,注册的老战士已4600余人。救助、慰问贫困和生病卧床在家或住院老战士400余人次。她还筹集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物500余件,书籍1000余册,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品德课堂和革命历史展览馆。接待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团体300多个。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组织成立老战士之家爱国主义宣讲团和老战士合唱团,到中国科学院和大中专院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0万人次。已连续5年先后8次带领300多名老战士和烈士子女赴朝鲜为牺牲在异国他乡的18万烈士扫墓。2014年5月与上海和佑养老集团联合成立了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疗养中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7187 2015-02-10 00:00:00 二 张爱兰:创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