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2014,他们感动荥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推向全新高度
小小女孩,家中顶梁
都市女孩,乡村教师
乡亲需要,我便会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推向全新高度

“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推向全新高度

过去,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后来,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等离子髓核成表、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后路椎间盘镜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推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况且,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黏连。

“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骨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

椎间孔镜技术优势如下:

1.微创: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目的直接: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

3.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惩化等骨性病变。窥镜下使用特殊的射频电极,可型纤维环成型和环状神经分支阻断,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

4.并发症低: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概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黏连。

5.安全性高:局部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6.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7.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在行门诊手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可以和医生互相交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实施手术。手术过程简单,可以在门诊手术室完成,时间不到1小时,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与其他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技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适应症更广、更微创、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恢复更快。

荥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翟向前

咨询电话:64622076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7316 2015-02-10 00:00:00 二 “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BR/>推向全新高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