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6版:2014,他们感动中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闫冬云:从妈妈老师到奶奶老师
段希超:坚持“学雷锋”五十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闫冬云:从妈妈老师到奶奶老师

2014年10月18日,是闫冬云55岁生日,在三尺讲台站了37个年头的她,退休仪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当小胡村村委、小胡学校欢送她退休时,她工作过的地方——闫家小学及大胡小学,闫家村委与大胡村委赶来。他们不为欢送,而是“抢人”。

望着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想着自己曾经战斗过,年轻时撒过满腔热血的地方,又望望这边一直挽留自己,相信自己的现任小胡学校校长闫军仓,她一直沉默着。

中牟播报 刘客白 文/图

退而不退继续坚守岗位

闫冬云,今年56岁,是中牟县姚家镇小胡小学一名残疾女教师。自幼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腿残疾,又因多年的糖尿病造成身体左半部神经萎缩。

小胡小学是一个坐落在姚家镇、号称“东南亚”的农村小学,离中心校较远,离县城更远,这里的师资力量一直很紧张。学校现在有1~4年级,带上学前班共6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闫冬云如果真的退了,剩下9位老师,这么大的班级连课都分不开。

早在几天前,当许多家长得知她要退休的消息时,都觉得可惜。“只要闫老师一天不退休,俺就得把孩子送给她。”有好多家长缠着不走,闫冬云就先记下名字,把家长一个个劝走。

闫冬云决定继续在小胡小学任教,包住了由60多名学生组成的学前班。开学的第二天,她回学校的消息传开了,不一会儿来学校报名跟闫冬云上学前班的就有70多个。校长闫军仓和副校长胡更五来看望闫老师,发现在暑假里非要让闫老师记下名字的就有40多个。

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

37年前,闫冬云来到小胡小学成为一名民办教师,每月只有几元的工资,她从不顾及自己,衣着破旧的她,还用每月的几元钱为学生买学习资料。学生的衣服破了、烂了,她总是从她生活过得一直很贫穷的家里拿出钱为学生买衣服、做衣服,甚至把儿子的衣服不声不响地穿到学生身上。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天出奇的冷,闫冬云发现同学们都穿上了冬装,只有胡利青穿得很单薄,心针扎似的疼。当时她来不及去街上买,就连忙跑到家里,拿出儿媳的衣服穿在胡利青身上。

事后,懂事的儿媳笑着说:“妈,你好舍得啊!那都一百多块咧!”闫冬云帮助的学生太多太多,可她总是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学生就是我的亲生儿女。”

小胡村有个叫“老郭”的大妈家里很贫穷,闫冬云会时不时给他们一家人送去衣服、生活物资。人们都以为闫冬云和她有亲戚,其实是闫冬云经常为她和她的孙女(没有妈)买衣服、做衣服,送情送暖的缘故。

学生交给她家长放心

学生家长胡国明说:“我把学生交给闫老师放心,俺的学生跟着闫老师上学心情都不一样,在家里开口俺闫老师,闭口俺闫老师。”

5岁的王嘉欣是闫冬云的孙子。自从闫冬云又回到学校教书后,他回家就哭,说俺要奶奶,奶奶要不回来俺怎么办。村里人都知道,自从闫冬云舍小家顾大家,重新回到校园后,她的丈夫就天天守在家里,为上班的儿子儿媳做饭,照看孙子。

为了教育事业,闫冬云呕心沥血,她教出的班级,成绩一直都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姚家镇中心校李志学老师曾说,这么多年来闫老师班里的教学成绩一直这么好,不是好学生都在她门下了,而是她一直努力把差学生培养成好学生。

闫冬云常说:“做老师不是为了挣钱,为的是能用自己的良心行使自己的职责,用深厚的爱来完成自己的业绩。”她每句发自内心的朴实语言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然而,教书三十七载,业绩荣誉无人攀比的闫冬云,由妈妈老师变奶奶老师,身体状况却越来越糟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37369 2015-02-10 00:00:00 二 闫冬云:从妈妈老师到奶奶老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