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能躺在爷爷功劳簿上捞好处
庆祝三八妇女节
8场公益电影免费看
郑州经济增速
较上年前移4位
商贩:讲诚信就是我的“生意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有家农贸市场3年“零投诉”,是怎么做到的?
商贩:讲诚信就是我的“生意经”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是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郑州市社会信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全面推行信息化监管,制定“红黑榜”等相关制度,明确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通过树立文明诚信示范企业,充分发挥诚信引导作用。

而在我们身边,其实还有很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的人以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的企业和群体,他们的故事充满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用心传播。

郑州晚报记者 吴淑娟

通讯员 张元奎

郑州有家农贸市场3年“零投诉”

一座文明城市的形成,跟市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郑州,有一家3年来消费者“零投诉”的农贸市场,由于诚信经营、规范管理,赢得各方交口称赞。

它就是建于2000年的纬四路农贸市场。

作为郑州市较早一批“退路进店”工程,该市场商户大多来自露天马路市场,素质参差不齐。自2003年起, 197家商户自创《文明公约》,使原本脏乱差的市场面貌彻底改观,给市场带来了好口碑和好生意。

记者从辖区工商部门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该市场没有发生一起由缺斤短两、食品安全引起的消费者投诉。

商贩:讲诚信就是我的“生意经”

严把进货关,只卖平价菜,每天引来五六百市民光顾,不起眼的小菜摊月入万元……在纬四路农贸市场,一家名为“小农夫精细菜”的摊位靠“诚信”经营,不仅登上市场诚信经营“红榜”并开了分店,还赢得数百市民“粉丝”追捧。

说起成功秘诀,摊位老板张德禄说:“讲诚信就是我的‘生意经’。”

除了进货渠道正规、电子称重,扫码“买单”是另一大特色。

“收银机打印出来的小票上,时间、斤两、单价、总价一目了然,更不会缺斤短两。”

“做生意首先要保证菜品质量,安全第一,这是个‘良心’问题。”张德禄菜摊上卖的130多种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全部来自正规批发市场,每天清晨3点他亲自开车去进货,只有产地手续齐全、经过严格检测的菜他才会选购。

“要保证所有蔬菜的生产、销售环节都能查到源头。”就拿菜摊上每斤2块钱的无公害番茄来说,不但标有产地“宁夏全新蔬菜合作社”,还有常州一级批发、上海二级批发市场的地址、电话,每一颗番茄上都贴着带防伪条码的“无公害产品”标签。

在纬四路农贸市场,像这家摊位一样的商贩还有很多。去年6月,市场响应省、市文明办号召,实行诚信商户“红黑榜”评比,截至本月,已有10位商户先后荣登诚信红榜,“顾客至上,诚信经营”在这里已蔚然成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0772 2015-03-04 00:00:00 三 商贩:讲诚信就是我的“生意经”KeywordPh郑州有家农贸市场3年“零投诉”,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