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新鹅坡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说连载:少林宗师(二)
少林鹅坡教育集团联合本报举办慈善马拉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说连载:少林宗师(二)

梁以全的童年和少年,虽然有父辈的呵护,但却也饱受磨难。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当战火将要烧到中原大地家门口时,梁以全的大哥梁根彬,年仅20岁,不顾自己刚出生3个月的儿子、妻子和老人的劝阻,同本村梁青发、梁保寅、梁青鐸等几位有志青年,毅然决然地奔赴抗日前线,杀敌卫国。

大哥走后,梁以全晚上躺在床上经常会想起大哥,他对自己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大哥一样,骑着高头大马,背着长枪,挎着短刀,多威武呀!”

1941年5月,在中条山战役的中日大战中,梁根彬多处受伤,最后为国捐躯,壮烈牺牲。

梁以全得知大哥阵亡的消息后,心乱如麻,手足无措,眼泪吧嗒吧嗒地一个劲儿地流,他想快点长大,上战场,报效祖国,为大哥报仇。

后来,骆驼崖的村民们在共产党、八路军的教导下,买枪进行自卫,成立了抗日自卫队,梁以全也背上了小马枪。

梁以全背上小马枪,觉得格外威武,在村里巡逻放哨,走起路来,总是把腰杆挺得直直的,他真想撂倒几个日本兵,为他哥哥报仇,为死难的中国人报仇。闲来无事时,他就拿出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块绒布擦枪,擦呀擦呀,擦得越亮,心里越高兴。晚上睡觉,也要把枪放在床上,好几次,竟搂着枪睡着了。

梁以全头一次上战场,年龄又小,面对敌人的疯狂炮轰,机枪扫射等,毫无经验,懵懵懂懂,经历这场考验,梁以全苦练射击,有了很大进步。直到1946年6月,解放战争的号角吹响,在驻村青年工学陈教导员鼓励下、教育下,梁以全准备随部队南下,但由于梁以全父亲的阻拦,失去南下机会。

爱学习的梁以全就报考了登封县立中学,被录取了。可他爹劝他在家下地干活。一开始,他心里感到别扭和委屈,但还是留在家中,晚上在父亲地指导下,练拳,然后秉烛夜读。每天读完书,还要练上一会儿大字,一手漂亮的隶书,就是这样练成的。梁以全通过刻苦自学,经他二哥介绍,到骆驼崖南山后桑楼村的一所小学去教书。上课时,他在黑板上每作一个板书,都要反复说上好几遍,生怕学生听不懂。当他教完一个月,领到100多斤粮食时,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默默在想,自己终于有点出息了。

在桑楼教了一年书,经人介绍,他又到周庄教书。这所学校比较大,有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些老师面前,梁以全甘当小学生,他虚心求教。在这里,他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组织教学、怎样条理清晰地讲好每一节课。他知道当老师责任重大,不断补充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都教给学生。

在动乱和战争环境下长大的梁以全,在大哥阵亡,二哥病逝后,更加感到自己肩上孝敬双亲、养家糊口担子的重大。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随着解放战争不断取得的辉煌战果,随着1948年登封解放,不断地学习并接受着革命思想教育的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工作者。

梁以全正以满腔热情迎接着未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1081 2015-03-05 00:00:00 四 小说连载:少林宗师(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