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聚焦2015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懿

核心提示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参加审议。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马懿在会上作了题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发言,提出“支持河南申建内陆型自贸区、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支持郑州完善大通关管理体制”3条建议。

张高丽边听边记,回答相关问题,并在会上表示,郑州是中心枢纽,不仅是河南的郑州,而且是全国的郑州,国务院有关部门都来列席会议了,有建议和困难尽管提。3条建议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本报今日全文刊登发言。

3月5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天来,经过对报告进一步的讨论和审议,我认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报告,报告总结去年客观实在,今年的安排务实清醒,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代表,我完全拥护。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特别是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欧亚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等内容非常符合发展实际。郑州作为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扩大开放意义重大。扩大开放,就会倒逼改革、促进创新;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领郑州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发展。为此,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直接推动下,近年来,我们围绕开放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抓了几件事情:

1

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载体,以航空国家一类口岸为依托,突出抓了航空物流网络的构建,初步打通了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空中走廊。两年前,国务院批复了航空港实验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等。两年来,我们围绕战略定位,强力推进实验区建设。现在机场的航线已达到185条(货运航线32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线28条),覆盖了除非洲以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去年航空客运量达到158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37万吨,分别增长20%和45%,货运增幅连续3年保持在40%以上,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货运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22位跃升到第8位。

2

以铁路国家一类口岸为依托,突出抓了以郑欧班列为载体的陆路物流网络构建,初步打通了走向欧洲和中亚的陆路走廊。郑欧班列2013年7月18日正式运行。开行时间已从最初的18天减少到了12天。班列的国内多式联运集疏网络体系日益成型,集货覆盖了全国20个省(市);境外集疏分拨网络基本建成,覆盖欧洲和中亚20个国家的105个城市。目前班列已实现每周去程2~3班、回程1班的常态化运行。由此带动了郑州国际陆港货运吞吐量同比增长50%。

3

以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载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努力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2012年8月国家八部委批准郑州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2013年7月开始业务测试运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从去年12月开始,试点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3月,进出口包裹量累计342万包,今年3月1日起近几天每天都突破了100万包,超过去年全年。今年进出口量保守的估计要超过3000万包至5000万包,实现规模化运营,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

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提升和各类口岸平台为载体,努力形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汽车整车口岸投入运营,进口肉类、粮食、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全国邮政第四转运口岸等口岸建设加快推进;新郑综保区、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进一步提升。

通过这些开放的举措,倒逼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外围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内部路网建设有序推进,基本形成了陆空衔接、外连内畅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这些开放的举措,推动了体制机制的创新,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复制实施了上海自贸区海关创新制度9项、检验检疫制度8项,设立了全国首个多式联运物流监管中心,河南电子口岸开始运行。通过这些开放的举措,推动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速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郑州的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智能终端产业为重点、引领带动全省转型升级的现代产业基地。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郑州视察保税物流中心的跨境电子商务和郑州国际陆港的郑欧班列后,要求郑州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这为郑州的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郑州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是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联西进,南北集疏,把服务国家大局和促进自身发展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带动城市群,促进中原崛起”的发展思路,实施开放带动,着力推进机场二期、“米”字形高铁和高速路网建设,构建机、公、铁、海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着力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积极拓展国际货运航线,以铁路贯通欧亚,以航空辐射全球,构建国际化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城市;着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多区域、多元化、多模式”运营,加快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验、展示、交易、结算为一体的O2O中心,打造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进一步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建成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开放高地。

根据我们开放发展的实际,特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支持河南申建内陆型自贸区。目前,河南已完成申建方案,建议给予支持,争取纳入国家第三批自贸区试点。

二是建议国家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郑州是全国首批6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经过两年的探索,郑州试点的运行已初具规模。因此,建议国家在郑州试点的基础上,尽快使试点的流程制度化、法制化,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更大规模、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郑州完善大通关管理体制。近年来,郑州市进出口总量大幅增加,去年已达468亿美元,是2011年的3倍,通关业务急剧增加,而海关、商检机构和人员编制仍是4年前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对外开放需要。因此,建议国家增强郑州海关、商检力量配备,以适应郑州市对外开放的需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1712 2015-03-09 00:00:00 一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BR/>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