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娱乐 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悲情有暖意真爱
张柏芝的夜与雾
妈妈吴绮莉最大的委屈
《失孤》:向着明亮那方的凝望
czl5355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失孤》:向着明亮那方的凝望

把比电影更像电影的现实,变成电影,用电影警醒现实,改变现实。

在电影《失孤》里,看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字样时,不由百感交集,在我们的电影里,“真人真事”已经沉寂太久了。

故事并不复杂,合肥人雷泽宽的儿子,在两岁时丢失,他从此走上十五年寻子路;修车小哥曾帅,在三四岁时被拐,至今已有十九年。他们相遇后,结伴走上寻亲路,并萌生出一段似有若无的父子情。现实中的“雷泽宽”,是山东聊城硬汉郭刚堂,他就像电影里的刘德华一样,背着黑挎包、骑着摩托车、打着寻子旗上路,用了十七年,寻找自己失踪的儿子,并帮助七个家庭找回了孩子。当然,电影中人,还加入了两个山西父亲的故事,总之,雷泽宽来自生活,处处有据。编剧兼导演彭三源曾说,影片里的所有细节,“哪怕是一个网名,比如说曾经有铁索桥的这个镇,我们都有相关的法律授权,包括郭刚堂这个人也是,他都给了我们法律授权让我们进行改编”。

之所以对细节斤斤计较,是因为这类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确能改变现实。

南桥先生曾说,美国有一个社会问题决策方法,叫“关键事件法”:“利用一些影响大的事件,如航天飞机爆炸,回顾、解决一个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如航空航天局某个程序上的低效),继而改进法律或程序,使得整个社会系统更趋健康。”1911年,纽约的三角地大火,冲击了当时的美国劳工法案;1984年,东海岸货船的遇难,促成了一个海上救援团队的产生;辛普森案则促成了有关刑事物证法案程序的改革。

这类事件,也常常进入电影里。例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换子疑云》中,女主人公因执着寻找失踪的儿子,被警察送进精神病院。她的遭遇,最终促成一项改变,执法机关从此无权将嫌疑人送进精神病院。当然,根据真实事件产生的电影,也有同样的推动力,取材自真实事件的小说和电影《熔炉》引起轰动之后,推动了“熔炉法案”的出台。

在我们的电影世界里,“真人真事”未免太暗淡了。所谓“真人真事”,不只包括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也包括所有的来自现实世界的元素,《盲井》《盲山》《人山人海》《落叶归根》《亲爱的》都是“真人真事”。这些电影,或者改编自真实事件,或者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素材,有些当事人仍然在世,有些事件并没最后落幕。这些电影多半沉重、悲郁,反思社会框架的缺陷和人性之复杂,因此,每当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时,人们总是用这些电影进行比较。

不管现实多沉重,直面,就是纾解之道,就是向着明亮那方的遥望。电影中的直面者,是雷泽宽或者李红琴老师,电影外的直面者,是这些影人。

而我们的期待也无非是,能够在未来某天,把我们周围那些比电影更像电影的现实,变成电影,用电影警醒现实,甚至,改变现实。

韩松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5485 2015-03-25 00:00:00 三 《失孤》:向着明亮那方的凝望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