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冯长玲(郑州二七纪念馆馆员) 张漫萍,原名张复礼,河南荥阳人。1926年夏至1932年春,在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7月,在组织学生示威游行散发传单时被捕,与董天知等人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1932年冬,张漫萍被批准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成为狱中党支部成员。 1936年9月,张漫萍经党组织营救出狱,随后被党分派到河南工作,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开辟西华抗日根据地。西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彭雪枫率部挺进敌后提供了人力物力,武力援助了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党的斗争。 1938年6月,开封失守。张漫萍回到豫西,在豫西特委领导下,组成了郑(州)荥(阳)密(县)工委,张漫萍任书记,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荥阳县抗日武装团队成立后,张漫萍任政训员,向地方团队宣传抗日。他每次回家,都热情地向乡亲们讲抗日新闻故事,教唱抗日歌曲。在暑期教师讲习会中,张漫萍大讲我党抗日主张,宣传抗日游击战争。在张漫萍的努力下,荥阳县还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为抗日武装培训骨干力量。抗日群众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1938年11月,豫西特委派张漫萍到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去,参加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他认真研究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他参加的白庙战斗、窦楼战斗、“六一”战斗等重大军事行动,都取得了胜利。以后,他又担任新四军四师作战参谋,泗(县)五(河)灵(壁)凤(阳)县委宣传部长等职,为豫皖苏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 1947年8月,张漫萍在安徽固镇县五河集一带开展工作时不幸被捕。当夜,凶残的敌人把张漫萍勒死,装入麻袋,投入浍河,牺牲时年仅37岁。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