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聚焦产业集聚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投资 大招商 大集聚 大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投资 大招商 大集聚 大发展
——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扫描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效果图(夜景)
位于新郑的河南福鑫玻璃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防弹玻璃
航空港区的智能终端(手机) 产业园
格力空调生产线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73.6亿元。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

2014年

11073.6

亿元

5000

亿元

2013年

2012年

3514

亿元

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去年,我市各产业集聚区围绕打造“三大主体”工作先行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升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战场、主平台、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6.8亿元,同比增长3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508.3亿元,同比增长14.8%。主导产业增加值完成942亿元,占比达到62.5%。其中,1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完成投资1623.4亿元,同比增长48.3%。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31个,完成投资1324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10个。

在省级产业集聚区方面,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05.6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区的比重达到83.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2个,占比达到79.4%;竣工亿元以上项目个数86个,占比达到78.2%,成为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围绕“三力”型项目,加快产业链招商和集群招商,实现签约项目272个,其中“三力型”项目65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69.2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签约项目230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20亿元。

在项目引进方面,华强平板电脑生产基地、中国北车、海尔冰箱、和润粮油加工等65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高新技术、中牟汽车等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均新引进1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以交通路网为先导,建改结合,协调推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9.2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210.1平方公里。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24.2亿元。全市产业集聚区新(改、扩)建道路553.9公里,供水管网345公里,供气管网278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6.4万吨,新建标准化厂房360.8万平方米,新增垃圾中转站16个。

在县域省级产业集聚区中,中牟汽车、新郑新港和登封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投资量超过10亿元。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马寨污水处理厂,以及武庄、魏河等输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不断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加快功能集合构建步伐,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59.5亿元,融资平台完成融资260.8亿元,全部从业人员达到82.2万人。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公共服务设施投资38亿元,融资平台完成452.8亿元,航空港、高新技术、中牟汽车、经济技术和中牟产业集聚区融资均在10亿元以上。

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建市级以上质检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新建2个科技服务平台,孵化中小企业34家,新建物流网点11个。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刘招 赵柳影/文

李焱 许大桥 宋晔 唐强 河宁 马健/图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

构建千亿产值的现代汽车产业体系

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汇聚6家整车企业、300多家零部件及服务企业,拥有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家、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站1家。

2014年,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08.8亿元,同比增长56.3%;实现税收约14亿元,同比增长40%;从业人员25207人,同比增长67%;生产整车约15万辆,同比增长25%。

2014年,中牟产业集聚区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3.2亿元,建成项目33个,在建项目64个。汽车生产制造板块:建成项目27个(整车项目2个、新能源项目1个、汽车零部件项目24个),在建项目49个(包括整车项目2个)。汽车后市场服务板块:一期建成项目6个,建成面积72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340家。

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

打造河南食品药品新的增长极

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以中储粮油脂(新郑)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用地2000亩,拟打造全国粮油产业基地。同时围绕食品产业,开工建设恒喜龙食品、冠超食品等4个项目;光明乳业试生产,康盛葡萄酒、佳龙食品等4个项目签约落地准备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卓峰二期、新众康建成投产;润弘制药正在建设;国药集团开工建设,同时已有4家企业意向入驻。

2014年,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同比增长30.8%;主营业务收入310亿元,增长18.2%;税收收入3亿元,增长28%;增加值41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达到18317人。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

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全年手机产量1.43亿部,约占全球供货量的八分之一,其中非苹手机产量2439万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从富士康,到引进正威、酷派、中兴、天宇、瑞弘源、展唐、联懋等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89家,再到已有中兴、天宇、创维、华世基等12家企业正式投产,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正在用实力向全球市场迈进。

2014年,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8亿元,增长13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8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90亿元,增长17.7%;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79.2亿美元,约占全省的58.3%。

全年完成三产增加值46.7亿元,增长18.6%。中国(郑州)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部国际电商产业园相继开园,中国(郑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欧洲制造之窗等投入使用,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国际贸易平台和窗口。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高精尖”产业的投资热土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郑州“高精尖”产业的代表,也是郑州新兴产业集聚的热土。该集聚区培育以北斗产业为特色标志和引领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北斗卫星导航、智能装备、机器人、电子商务、电子电器、软件和网络、智能仪器仪表、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

2014年,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20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1.25倍;电子信息增长值增速达到20%,电子信息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2%,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占比74%,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90家,格力公司成为集聚区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全年共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全国高新区排名第二;全国首创成立挂牌公司服务协会;全年实现资本市场融资20亿元。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创新融资体制 强化科技支撑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以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国际化货物集疏中心。

2014年,全年新签约产业类项目52个,签约额达629亿元;全年新开工世茂奥特莱斯等项目77个,是2013年的近2倍,协议投资总额达604亿元;建成投产富士康扩能等主导产业项目18个。开工、竣工项目均居全市首位。

同时,为了更好发展,该集聚区创新融资体制。盘活用活融资平台现有资产,做大做强融资平台,通过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专业银行合作,全年完成融资近80亿元。强化科技支撑。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作用,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8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7.9亿元,增长28%。

郑州市中牟产业集聚区

深化产城融合 提升主导产业

2014年,中牟产业集聚区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围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区功能定位及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电子信息等产业定位,跟踪对接26个主导产业项目,开工10个。

郑开大道沿线开工正商宇陆广场等楼宇项目2个,在建项目7个,规模为76万平方米。医疗健康项目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工建设,辅仁药业新药创制科研园征地清障加快推进,宛西制药技术研发中心、河南张仲景医院项目引进工作有序进行。

2015年,中牟产业集聚区将坚持生态、人文、低碳理念,以象湖区域、郑信起步区、创新创业综合体为龙头,突出五项重点工作,聚力五大区域,着重功能塑造,深化产城融合,提升主导产业,全面加快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请继续阅读AA06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7509 2015-04-02 00:00:00 四 大投资 大招商 大集聚 大发展KeywordPh——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