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荣膺中国大古都前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荣膺中国大古都前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阎铁成
个人简介 阎铁成,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供职市直政研、商务、文化、文物等部门,兼职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教授,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等。长期关注研究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郑州历史文明,是郑州商贸城发展战略、郑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郑州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所提出的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观点,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响应和认同,中国古都学会
内城东南城垣
阎铁成和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右),时任郑州市副市长孙新雷(中)
修复的商城东城墙
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现场

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确认为中国大古都转瞬已经10年,而在此前后,那些我所知道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让人品味,令人怀念。

郑州灿烂文明激发我“重读郑州”

1982年初,在大学历史专业学习了四年的我,毕业后分到了市直机关工作,但对历史专业的热爱让我在工作之余仍抽出时间学习了解历史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同时,也开始关注郑州本地的历史文化。杨育彬先生写的《郑州商代遗址》是我见到的第一本系统介绍郑州商代遗址情况的专著,这本书系统、客观、翔实、图文并茂地对郑州商城遗址进行了介绍、评说,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壮阔辉煌的商代王都历史画卷,让不了解郑州商城的人大吃一惊。

这是一本对我有着启蒙意义的著作,对促使我探讨、研究郑州商代都城历史和郑州古都历史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60年代初编写的《郑州市文物志》更是一本非常珍贵的著作,使我第一次领略到郑州古代的历史文明竟然那么灿烂和厚重,更激发我重读郑州。

在郑州市博物馆,我寻到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述了郑州市郊范围内的考古发现和遗址点,循着小册子的记载,每到周日,我都要骑着自行车到郊外有文物遗址的地方走走看看。几年下来,书中记载的遗址几乎全都去了。这也使我对郑州的历史文物遗存有了初步概念,心中也更热爱这座城市。

倡议郑州列入“古都”

随着对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研究,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历史郑州渐渐呈现在心中,我感到郑州绝对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恰恰相反,郑州的历史文明不仅非常厚重,而且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前三千年历史阶段中,郑州的历史地位是可圈可点的。重读郑州,还原郑州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便成为我的追求。

经过认真研究和较长时间的思考,1992年初,我写下了《关于争取把郑州列为中国文化古都的建议》,提出:“郑州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都城,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的都城,是商汤建立的商王朝的都城,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都城,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文物丰硕,遗址尚在,史有记载,价值重大。从传说中的黄帝故都,到中华第一国夏代城堡;从商王朝的开国之地,到巍巍壮观的郑韩王城,遗址虽有变迁,但同在一个地域,不仅现在属郑州市范围,历史上也归郑州管辖,郑州之名就与郑国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因此,理所当然都应视为郑州古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郑州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郑州古都创立了中国古都史上的三个第一:黄帝故都是中国传说历史中的最早的首都;夏代阳城故都,是中国正式历史中第一个朝代的第一个首都;管城商代故都是中国迄今已知的城墙仍屹立于地面、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古都。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郑州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有实物可证的都城。她在中国古代城中的地位和价值在于,为都年代最早,为都时间最长,为都对中华民族历史影响最大,这些都为现今国内人们通常所说的七大文化古都所不及。因此,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郑州是中国的文化古都,而且是排在现有七大文化古都之前的古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华第一都。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有关方面,对于郑州古都的价值及意义应给予高度重视,应积极向国家有关方面建议和争取,将郑州列入中国文化古都和历史名城,这对于提高郑州的知名度,发展郑州的旅游业,增强郑州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进郑州改革开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建议》于当年5月5日刊登在郑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决策参考》上,在领导层面和民间都引起了关注。

志同道合为商城“鼓与呼”

1993年1月,作为郑州古都最重要标志的郑州商城由市文化局主导启动了首期保护工程。1994年1月,经过市规划局等部门申报,郑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亲临商城遗址视察,指示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使一些对商城很有情感的人格外鼓舞和兴奋。

当时管城区史志办的戴济民先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我对郑州历史文化情有独钟,一天晚上,他竟然找到了家里。我和戴先生素昧平生,然坐下一谈,有相识恨晚之感。戴先生当时已年逾六旬,他对我提出的郑州应当成为中国大古都的观点极表赞成,并相约一同鼓与呼。自此,我与戴先生竟成忘年交。

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辅导部主任张维华也开始关注郑州古都问题,1993年4月30日,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发表了他写的文章《郑州是中华第一古都》,这是专家层面首次撰文力推郑州为中国大古都。岳德常当时是郑州市社科联负责人,他看到我的建议后,非常赞成,极力支持。后来在他的努力推动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郑州市社科联、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6家单位于1993年8月12日~16日在郑州举办了“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研讨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的学术研讨会,全国殷商史和考古学界专家悉数到场,海外还有10多位学者参加,提交的论文有90多篇。会议首次就郑州商城的性质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它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都城。记得会议小结的时候,对郑州商代遗址考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安金槐先生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说:“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无论大家说她是亳都也好,说她是敖都也好,但都承认她是都。”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鉴于郑州商城作为商都所具有的丰厚内涵,以及她在中国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会议结束时,由许顺湛先生起草、殷商学界泰斗胡厚宣先生领衔,与会31位中外专家学者响应联署,通过了“建议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倡议。郑州为全国大古都的讨论终于摆上全国学界论坛。

我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并向大会提交了《郑州商都三百年》的论文。会议的结果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么多“大家”竟然也有与我相同的心声,这对于我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多么巨大的鼓舞啊。还有令人欣慰的事,会后我找到《中原文物》编辑部主任汤文兴,呈上我写的《郑州商都三百年》一文,他将文章转交责任编辑张锴生,锴生一丝不苟地看了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竟很快在《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以《论商亳在郑州》的题目刊发了,文中有不少新材料新论点引起了学界关注。

这次会议,提升了几位力推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同仁研究与探索的士气,使大家结成一个志同道合的紧密朋友圈。那些日子,戴济民、岳德常我们几个常常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共享研究的新成果。戴济民还两次自费赴西安,找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家、时任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求教我们的困惑,争取中国古都学会对郑州古都研究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因为能否成为大古都是由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

路漫漫 吾将上下求索

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使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观点进一步被人们所了解,许多同志加入对郑州古都的研究和宣传。当时在河南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程士玉看到我的文章后找到我,建议将文章印发领导参阅件呈送领导。在他的努力下,刊有《郑州是中国文化大古都》的参阅件很快送到了省政府领导的案头。当时分管副省长很重视,当即作出批示,请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大约在1995年初,我们获悉中国古都学会当年11月要在洛阳偃师召开第13届年会,德常找到戴济民和我,商量要不要参加年会,我们觉得这是宣传郑州古都文明的一次好机会,一定得参加,便决定分头准备参会文章。对于参加这次会议我们是憋了一股子劲的,因为我们觉得郑州作为夏商王都理所当然应该是中国大古都,无非是人们不了解不认识罢了。我们郑州人不宣传,郑州人不坚持,谁人会说这个话?也大概是这个原因,戴济民竟然准备了3篇文章提交年会。在这个背景下,我在以前文章的基础上,写出了《试论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的地位》一文。这是国内第一次全面论述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地位的文章,分别从郑州的为都史、郑州古都丰厚的历史文明遗存、郑州古都在中国古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三个方面详细而系统地进行了论述。

1995年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是一次规模颇大的同仁聚会,参会的都是古都学会的会员城市和会员。当时郑州尚未成立古都学会,政府层面没有人参加,我们也都不是古都学会的会员,所以属自由参会人。但是中国古都学会仍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大会发言。我的发言内容就是《试论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的地位》,由于是在这样的专业性会议上提出一个一般人都未曾料到的问题,大家对郑州3000年以前的历史也太陌生,所以十分好奇。文章引起古都学界重视,也引起国内学界关注,《试论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的地位》一文被收录《中国古都研究》一书中,又在《中原文物》发表。

在这次古都学会年会期间,我与德常、济民冒昧地闯进史念海、朱士光先生的驻处,向他们汇报我们对郑州古都文明的研究成果,探究如何能够使郑州列入中国大古都行列的工作思路,两位先生热情耐心地给予了指点。

列入“古都”呼声渐高

回到郑州后,十分兴奋的我立即动笔给市委、市政府再提《我市应该加快争取列入中国八大古都工作的步伐》的建议,我写道:“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郑州古都面纱的揭开,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郑州能否列入中国八大古都,除专家学者们的认同外,关键要经过中国古都学会的认定。由于郑州没有建立古都学会,不是中国古都学会的会员,再加上我们对郑州古都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力度不够,外界了解不多,因此,中国古都学会目前难以讨论将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的问题。为此,提出建议如下:一、尽快建立郑州古都学会,并申请成为中国古都学会的团体成员。二、加强对郑州古都史的研究,并在适当时候召开‘郑州古都问题研讨会’,为‘争取工作’准备翔实有力的论据。三、加强对郑州古都问题的宣传报道,力争组织几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活动,先声夺人,为‘争取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四、密切与中国古都学会负责同志和全国古都专家学者的联系,争取他们对‘争取工作’的支持。五、待时机成熟时,邀请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在郑州举办,专题讨论将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问题。六、将此项工作列入职能部门工作目标。”

2003年前后,许顺湛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致信时任郑州市市长的王文超同志,请他关注郑州商城保护和郑州大古都问题研究。许老的建议使刚到郑州工作的王文超市长立即对郑州古都文明的研究重视关注起来,指示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落实。与此同时,李民、陈旭等几位郑州大学的老师写信给时任郑州市副市长的孙新雷同志,建议重视郑州的商城保护和郑州古都的研究,他们的建议引起了共鸣。经过市文化局等部门多方联络、精心筹备,一个阵容庞大的郑州古都学会宣告成立,不仅囊括了河南省的历史考古学家,而且还邀请了全国夏商周历史考古大家担纲学会重要职位,这在全国各地古都学会中绝无仅有。

这年的11月30日,中国殷商学会、中国古都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召开“郑州商城3600年学术座谈会”,邹衡、张忠培、严文明、王宇信、朱士光等学界泰斗莅临参会,专家们一致认为:郑州是商代现存最早和最大的都城,倡议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由中国殷商学会会长和古都学会会长以及两会专家联袂签名力推一个城市为中国大古都当是首次,足见郑州为中国大古都正在成为全国学术界共识,即将水到渠成。

随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郑州古都文明的研究、保护、宣传打开新局面。《商城遗址保护规划》开始制定,一系列研究工作开始推进,市文化局、市旅游局等筹划的大规模的宣传工作有序展开,记得时任市旅游局局长的范强同志不仅推出一系列展示郑州古都风采的人物、事件、风物等的评比,还策划纪念郑州建城3600周年等活动。终于,中国古都学会决定2004年11月1日至5日在郑州召开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同时召开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

跻身“八大古都”尘埃落定

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是郑州古都文明发展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会,会议突破了只有中国古都学会会员参加的惯例,一大批全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的专家受邀参加会议,会议不仅只有学术交流,而且请大家游览了屹立在地面的雄伟商代王都城池,参观了正在考古发掘的王城岗夏代都城遗址、新砦夏代都城遗址等现场,大大增强了人们对郑州古都丰富内涵的感性认识。

经过严谨的学术交流和广泛讨论,11月5日年会结束时发表了一致通过的年会纪要,纪要宣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北京大学教授邹衡、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等专家学者围绕郑州商城的地位、郑州商都的建都时间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们认为,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迄今已有3600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划布局之严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之最。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商都为代表的郑州地区还发现了西山、新砦、古城寨、大师姑、小双桥等一批古代城址,两周时期的郐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国也曾先后定都于此,这些都表明郑州所在地域存在一个古都群,这更进一步确立了郑州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古都郑州可与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七大古都一起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由‘中国七大古都’到‘中国八大古都’的发展是中国古都学与考古学、先秦史学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是中国古都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将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不仅可以促进郑州商城及郑州古都群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推动郑州市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发展,对今后我国古都学研究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当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迅即向国内外公布了中国文明史研究的这一最新成果。至此,郑州列入中国大古都之漫漫长路终于抵达目标。中国古代文明史也终于结束了没有前2000年大古都的缺憾。

还原历史 还郑州尊严

郑州成功晋级中国大古都行列,郑州人兴奋无比,作为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多年的我来讲,兴奋之余也感慨万千。

郑州是中华文明史最初阶段的政治、经济中心,由于太过久远,对郑州历史文明的认识,也经历了相当长并且是逐步的历程。在对这段关乎中华文明史起源和形成的重要历史事实探索梳理过程中,许多人作出了极其杰出的贡献。应当记住韩维周先生,是他最先发现了郑州商代遗址;应当记住安金槐先生,是他廓清了郑州商代都城的面貌;应当记住邹衡先生,是他明确提出了郑州商城是商代第一都;应当记住朱士光先生,是他的努力和指导,郑州大古都地位得以确立;应当记住许顺湛、李伯谦、李民、陈旭、杨育彬、郑杰祥、裴明相、张维华等诸先生,他们曾为郑州古都文明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记住王文超、孙新雷、杨丽萍、岳德常、宋柏松、齐岸青、刘河明、任伟等诸位先生,是他们的努力还原了历史,还原了郑州的尊严;还应当记住戴济民先生,他曾为郑州成为中国大古都到处奔走呼号,不仅如此,还因为他只是一介“小民”,更因为他在一次意外中溘然长逝,没有等到他所追寻的理想实现的那个日子。还应当记住河南省、郑州市文物系统一大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工作的同志,是他们的出色成就才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历史不应该忘记,何况这段历史不仅属于郑州,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8170 2015-04-04 00:00:00 六 郑州荣膺中国大古都前后的那些人那些事KeywordPh□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