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生,在中医学中,一个是生命全过程的呵护,即广义的养生,是指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达尽享天年目的之一切活动的总和。而狭义的养生是特指春天“发陈”之时保养人体生发之气的养生,与夏天的养长、秋天的养收、冬天的养藏是相对的概念。前者是养生的通则,后者是在春天应特别注意的部分。 中医学的发病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保养正气,避免邪伤是养生的两大关键。怎样保养身体,固护正气呢?就需要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修心畅志。如何避免邪伤呢?就是认为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贵在“查阴阳之宜而从之”。 春天如何查阴阳之宜呢? 一是温度不稳,虽然总趋势是由寒渐温,但常有寒热往来、一日之中有三季的现象。春分前的半春较寒,故有“倒春寒”、“春寒四十五”的说法。即使春分已过也常有雨寒常临,再加上室内供暖停止,给人以小小的不适应,于是有了“春捂”的说法,但一定要捂得适时、适度,春捂不是让人比冬天穿更厚,而是减衣不可过快,以防着凉感寒。捂哪里呢?一是背,二是脐,三是足。 二是湿度不匀,春天风气渐暖、雨贵如油是其常,而“清明之断魂雨”、“三月之桃花雪”,还有“元宵之雪打灯”也为俗言,所以还是天有不测风云的。这就需要关注天气预报,适度增减衣服,酌情防雨防滑。 三是空气浊度增加,雾霾天气已司空见惯,户外活动应当多加防护。 四是春暖花开,花粉漫扬,过敏体质病人多加防护。 五是防止微生物之害,春天是万物的,微生物也有春天,病原体的大量增加,流疫之气也趁春时。如风疹、麻疹、流脑、流感等温邪也易流行。若有流行,群集众聚当所在免。微生物的活跃也给食物存放增加了难度,注意饮食卫生,勿食霉坏变质食品,特别是变质的甘蔗更要忌食。另外,随着地温增高,蛰虫也陆续复苏争春。踏青郊游、赏花戏筝要防虫蛇之害。 六是注意应根据天气与体质特点进行饮食调养、不可千篇一律地概言应不应吃某某食物。也应不辜“天赠地赐”之应时菜蔬,如荠菜、茵陈、菠菜、鲜笋,体寒可食春韭、蒜苗,内热可食苦蕖、柳絮,这也是食饮中节的一个方面,即孔子所言“不时不食”的部分含义;尽量避免食用违背季节或催生、助长、增鲜、残毒之类的动植食品。 七是在情绪调控方面应做到中正平安处心、积极光明做人;追求适度,不慕虚荣,量力行事,尽力而为;凡事推人及己,处事双向思维;找准定位、厚德容人,使喜怒不栖于心、悲欢无扰于情。 最后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是发萌旧陈、推陈出新、生机再现的景象,人也应该在此季节增加户外活动,一改冬日的“闭藏”“养藏”之习惯。可以增加户外活动,充足睡眠以养阴气,早起抖擞精神以启阳气。使阳生阴长,机体处于机能调动状态。在中医学春应“五化”之“生”,属木气,在五脏通肝气。因此提出春养肝气,使肝的升发之气既不太过亦无不及。如果升发不及脾气不升,化源受累动化不及就会头晕无力,困倦懒动,少神腹泻。春困应之而生。如过长发有余,则肝风上暴,相火旺生而见心烦易怒、中风眩晕,血压波动等等。 可见,中医养生的养髓就是得天地万物之利以求中和。故古人曰: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作者:吴随记 中牟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共党员,中牟县名中医,河南省中医肾病、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 “郑州市优秀中医”“郑州市技术标兵”“河南省技术能手”“全国中医师读名著诵经典标兵”称号。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