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TOP旅游 美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完牡丹,再来喝洛阳的汤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看完牡丹,再来喝洛阳的汤

一说起洛阳,估计很多人立刻会想到闻名天下的洛阳水席。要知道真正地道的洛阳水席,一定是七拐八绕地进哪个胡同进了一个大院的那才会是。知道不,除了洛阳的水席,这种汤汤水水的吃法,还有洛阳的汤。这不,让我们来看看,看完了洛阳牡丹,还可以品尝到哪些汤?

郑州晚报记者 慎重

驴肉汤

汤中佼佼者,非他莫数,凭着“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的美誉,近些年来流行指数一路看涨。

东关大石桥的驴肉汤最负盛名,虽不知确切年代,但由人们口中传出的传说才是最有价值的传说。而由于城市改造,大石桥的驴肉汤馆搬到九都路了,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驴肉汤现今依然是客源滚滚。

一般说来,选用材料为驴骨,听着怪怪的,但是以汤头的角度说,肉一般是煲不出真正的汤味来的。当然还有蒜,是真正能把驴肉汤的美味发挥到极致的不可或缺的一味。至于味道嘛,不好评说,有别于牛、羊肉汤的独特口感,难以形容,只有亲自品尝才能体验个中滋味。

羊肉汤

郑州人至今还会有早晨喝羊肉汤的习惯,不过洛阳人一日三餐都可以是羊肉汤,没见过吧。

洛阳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而在第二代人阎顺生的独门创新下,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使羊肉汤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从此,阎家羊肉汤名震豫西城乡。

洛阳的羊肉汤通常是将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旺火烧沸。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煮沸即成。这种羊肉汤喝起来感觉爽而不黏,口感滑、顺、醇。

牛肉汤

这东西没有羊肉汤那么普遍,不过用牛肉汤做烩面、沙锅面的高汤,还是能唤醒沉睡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

洛阳吴家街人尚老先生经营的尚记牛肉汤,迄今已40多年。算是带有传说味道的吧。而且尚记牛肉汤还分有甜咸两种,禀着好奇心,一定要尝尝甜的牛肉汤,绝对的不同凡响。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味道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甜的牛肉汤说来就不是很长的,在洛阳有句俗话,是说有东西甜了点,不是说糖加的多了,而是说盐放少了。所以呢,甜牛肉汤就是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数盐的牛肉汤,有的甚至不放任何调料。记得去尝的时候一定吆喝一声,要甜汤。

胡辣汤

虽说郑州满大街都是胡辣汤,西安也不少,还有洛阳,但是每个地方还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胡辣汤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至今若行走在洛阳大街小巷口,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只限早上)。无与伦比的美味是洛阳早餐中最佳的当地美食,再加上让人眼红的低廉价位,真是不得不尝啊!

洛阳的胡辣汤,是先将红薯粉条和切碎的肉放入铁锅里炖,同时加入准备好的材料,粉条、肉、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等,一锅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做成了。

不翻汤

随着过去的小吃街一起消失的,这种汤现在已经很难找了。据说老城的那家不翻汤算是“沧海遗珠”了。据说有120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

它做工的考究以及别出心裁的外行确实吸引人,但是现在也确实很难找到一家“专业型”的不翻汤了。

浆面条

粉浆面条郑州还能经常见到,但是当问及哪个地方的浆面条最有名时,都会哑口无言。事实上,浆面条的老家是洛阳,是地道的洛阳特产。

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又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反正总比丢面条来得舍得,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花上个三五分钱儿,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

这东西酸吃起来得实在,辣得够味。虽然浆面条在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遍布在洛阳的各个地方,但是如今在洛阳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浆面条,而要找到味道正宗的浆面条已经是很难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49851 2015-04-14 00:00:00 二 看完牡丹,再来喝洛阳的汤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