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7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见子台:见证母爱碧血丹心
砚台寺:回望历史五彩斑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见子台:见证母爱碧血丹心
砚台寺:回望历史五彩斑斓
砚台寺现在是砚台寺小学
慈胜寺近景
慈胜寺的赑屃

见子台:见证母爱碧血丹心

砚台寺:回望历史五彩斑斓

大唐贞观年间夏月,雨过天晴,中牟至汴梁官道上,一大队泰国访华使团车水马龙。天将午,途经辛兴里(今中牟县郑庵镇砚台寺村),看到此处山(土岗)环水绕,藕塘碧波,古木参天,竹林茂密,野菜青青,刺玫嫣红,柴门掩扉,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笑语欢歌不断,有民谣曰:旱了有北滩,淹了有南山,不淹不旱有平川,世人都夸小江南,却道此地桃花源。使团首领伟子遂生留恋之意。一月之后,访华使命结束,使团归国。伟子连夜修书两封,一封递交泰国国王,一封转送家中老母,皆言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此生恪守中土,弘扬佛法。泰国国王恩准,并划拨万两黄金,在辛兴里建筑寺院,取名曰“慈胜寺”,伟子遂削发剃度,法名洞山禅师。辛兴里村以寺名。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任新魁 文/图

爱子心切母投坡

得道荷花香十里

慈圣寺经千百年风雨,曾多次遭战火或圮毁,又经多次重修。建国后仅存晚清建筑寺舍几间,也曾作为村小学校及大队(村委会)办公用址。

4月14日上午,在中牟县郑庵镇砚台寺村,今年81岁张云升老人向记者讲述了砚台寺神奇的传说。

洞山禅师在慈胜寺剃发修行,弘扬佛法,名声大振,香火极旺,周围有数十顷田地都是寺院的产业,寺院里的其他和尚一天到晚,做功课,练武功,经营寺院,一切都按部就班。一晃十多年过去,这年初夏,伟子的母亲伟氏从泰国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辛兴里,寻找10多年杳无音信的伟子,此时的伟子已是远近闻名的洞山禅师。洞山禅师出家之意已决,闭门不见母亲,伟氏一气之下,来到寺院北边的高坡上,掩面痛哭,伤心欲绝,投河而死,慈胜寺北边的土坡遂称“母投坡”。据清乾隆十九年《中牟县志·寺庙》记载:“母投坡,在县南三十里见子台。昔洞山禅师驻锡于此,其母伟氏寻子不见,因投此坡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事件,将投坡处的无名坡便命名为母投坡。此时村以坡名,慈胜寺改作母投坡。

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寻子不见,投河身亡,身为人子,洞山禅师岂有不伤心难过之理?每每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洞山禅师走出寺院,独自静坐高坡之巅,面朝十里藕塘,细闻荷花之香,因为洞山禅师是得道高僧,凡体成仙,久而久之,座下遍篇藕塘里的荷花也吸纳了他的仙气,得道成仙,真是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辛兴里方圆百姓说“老和尚那一卷藕”指的是洞山禅师常坐在“母投坡”上闻的那一片荷花,据传这一片莲藕煮不烂,淖不糊,不变质,颜色雪白,口感清脆,将大米粒和药材塞进莲藕的空里入药,在砂锅里熬制几个时辰都撑不烂,切开莲藕,清晰看见藕空里的大米粒竟然都是竖立着。后来流传当地民谣:张庄山腰砚台藕,河阴除了好石榴。

不知何年何月,十里藕塘被湮没填埋。后来砚台寺村架电线挖电线杆坑,挖到很深的地方,人们还发现有莲藕和荷叶。

名胜相传见子台 母投坡处脱凡胎

物换星移,岁月更替,后来不知过了多少朝代,有母子二人,常年吃斋念佛,喜做善事。有一天,儿子问母亲,何时成佛。母亲说,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次日,母子二人清晨早起,打扫庭除,沐手焚香,顶礼膜拜,收拾行囊,各自东西,约定何时见面,何时成佛。母子二人一路风餐露宿,遇庙烧香,逢寺磕头,路由不平,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不知过了多少年,母亲白发浸染,儿子也如壮年。某日,儿子途经慈胜寺北边的“母投坡”,见一群香客围在一起看热闹,遂凑上前去,只见人群之中坐一老妪,正在向大家讲述自己多年前与儿子分手,相约何时见面何时成佛。儿子大喜过望,原来是阔别多年的母亲,母子相见,喜极而泣。儿子问母亲,既然相见,何不立地成佛。母亲说,等到天晌午。中午,忽听天上仙乐奏起,祥云缭绕。母子相拥大笑,气绝身亡,人们说这是上天成仙了。为了纪念这对母子,人们在砚台寺西厢房内塑了母子金身,母亲端坐中间,儿子一旁站班。该村遂以台名,称见子台。

据清康熙十四年《中牟县志》:“见子台,在县西南三十里母投坡南。事译山川志,金时有见子台,僧普济铸大钟尚存,钟上有记,今移在海子桥,台废。今有寺名,慈圣,元至正间重建。”该寺庙由于年深日久,受战火等各种因素影响,曾多次圯毁,又历经重修与扩建。中牟县研究中牟文化学者肖自才编著《中牟历史文化地名集萃》一书称,砚台寺,原名慈圣寺,因该寺四周地形状如砚台,逐演今名。从唐代以后形成村落,村仍以寺名。

今年70岁的张孙保是砚台寺村委文书,在张孙保儿时的记忆里,砚台寺差不多还有5亩地那么大,有大殿,有厢房,应该是三进院。张孙保说距离寺院东边不远有个和尚坟,寺院里有一个黑槐树,有一抱粗。树上挂一座大铜钟,有一米多高。上世纪50年代,砚台寺被扒掉,所有木料、砖头、石块都被运到了冉庄(现属经开区)学校盖房子了(当时为中牟县第八区)。

张孙保说当时寺院里的和尚不但种庄稼还练习武功,寺院到新密拉煤的路上,有个和尚扛着一把禅杖一路押运。

砚台寺就是慈胜寺,张孙保说小时候村里有一眼机井,机井旁边有座磨坊,磨坊里有半截石碑,碑文上有“牟邑西南三十里,慈胜寺”,上世纪70年代机井被填,磨坊被扒,石碑不知去向。

社稷危情民为重 千古美谈砚台寺

清朝光绪年间,中牟有个县执事孙维钧,人们都叫他“小孙官”。此人生性贪婪,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搜刮民脂民膏,甚至连百姓家母鸡下蛋,女人生孩都要交税,民怨沸腾,连80多岁的老太太都自发会集到县衙请愿。“小孙官”不理不睬,一意孤行。中牟县相见随即成立了“联庄会”,抗捐抗税,吓得衙役们不敢下乡。“小孙官”上书朝廷,诬告民众目无王法,聚众造反,请求派兵镇压。当时朝廷有个御前侍卫叫王同山,是中牟县大观庄人。朝廷问王同山是否老家有人造反。王同山回答绝无此事。朝廷暗访,查实后严惩了“小孙官”百姓大喜,当时流传一首民谣:见子台,在北京。张刚陈万二国公。能掐会算刘先生。从此再无当官者为非作歹。“联庄会”渐渐解散。后来王同山告老还乡,恢复了“联庄会”,王同山做了会首,办公地点就设在慈胜寺。某日王同山意外在慈胜寺发现了一台端砚,竟然是圣祖康熙大帝用过的,遂昭告乡里,端砚乃皇家用品,日久成宝。消息不胫而走,声名远播,各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希望能一睹端砚圣容,久而久之,见子台变成了砚台寺。中牟县研究中牟文化学者肖自才编著《中牟历史文化地名集萃》一书称,清朝光绪末年,河南大旱,造成灾荒,民不聊生,官府苛捐杂税繁重,逼迫乡民抗税组织烽起,并推举养病在乡的武进士,把守皇宫后宰门四品侍卫王同三为会首,王身为朝廷命官,反复推让无果又多次看到众民意难违,便带领四乡民众拥进县衙,逼迫县令为灾民减轻各种赋税。当时县知事孙维钧看到人山人海的反民,吓得面如土色,连连答应照办。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50891 2015-04-17 00:00:00 五 见子台:见证母爱碧血丹心<BR/>砚台寺:回望历史五彩斑斓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