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访谈
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落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访谈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运用“互联网+”发扬光大传统优秀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适应今天新的传媒手段,再不适应就会落伍。”范周认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当任何一种文化要想挺立潮头,历久弥新,就必须要保持开放包容的

嘉宾名片

许嘉璐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建议拜祭黄帝应该上升到国家层面

许嘉璐建议,拜祭黄帝应该上升到国家级,而对黄帝的拜祭地点就应该定在新郑市。同时,应该促进拜祭黄帝逐渐成为民俗。

许嘉璐对黄帝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说,黄帝的事迹,超越了口传历史,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具茨山的岩画和各地的遗迹也能证实。

结合自己对黄帝文化的研究,许嘉璐详细介绍了拜祭黄帝在今天特有的意义。在许嘉璐看来,一个民族的力量凝聚,必须靠文化。文化需要标记和符号,黄帝是中华民族有史可考的人文始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记和符号。

“中华民族尊祖胜于拜神。尊祖,拜祖,为的是慎终追远,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认为,对黄帝的拜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拜祭仪式上升到国家级,可以向全球展示我们的信仰。

嘉宾名片

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

“黄帝子孙”是全球华人共识

“我今天专门从台湾赶过来,为的就是讲一句话——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 曾仕强说,这句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连续不断地讲下去,中华就永远存在,中华文化就永远源远流长。

曾仕强说,中国人把黄帝作为人文始祖是有道理的。黄帝是推举出来的,他不得不担当这个重任,这就是“责任”。中国人讲的“责任”自古就有。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国人肩上扛的就是责任。现在,我们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是我们的中国梦。我们要从黄帝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路。

中国人拜祭黄帝不是宗教主义,跟宗教一点关系都没有,外国人不了解我们,说我们拜神。“我们拜的是谁?第一个拜的是天地,请问天地是偶像吗?当然不是。我们拜的是祖先,祖先是偶像吗?也不是。我们拜的是圣贤。”曾仕强说。

嘉宾名片

杨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群策群力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

“探讨中国的重要文化,需要探讨我们的根是怎么来的。”杨义呼吁大家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源。

杨义说,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源,先了解“中国”这个词。“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东周,爱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秦汉时期形成了爱国精神。

中华文明生命之根为何如此源远流长?杨义认为有四大原因:一是文化根的深厚性,二是文化哲学的包容性,三是文化血脉的丰沛性,四是文化景观的丰美性。杨义举例说,五千年文明是以炎黄作为标志,新郑是有熊氏之墟,黄帝的故乡;汉字超越基因、方言,超越时空,中国哲学一直强调“百川归海,有容乃大”,具有汇集东西南北的丰沛性。

“我们要群策群力,将中华文明发扬下去,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的责任,也是对世界的责任。”杨义说。

嘉宾名片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帝是中国君子人格的代表

蒙曼认为,黄帝当仁不让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无论是《史记》还是《魏书》,文中都可以看到有力的论述,我们都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血缘网格一环。”

对于黄帝精神,蒙曼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君子人格的代表。蒙曼教授旁征博引,从《论语》到《易经》,将黄帝精神和君子人格找到了多个契合点。“黄帝塑造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集体人格,黄帝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所作所为,塑造了接物待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或者说是教养和担当。”

“来新郑拜祖,我非常激动。我们到这儿来认祖归宗,到底要干什么?”蒙曼教授字句铿锵地抛出这样的问题,随后自己给出了答案,“黄帝是我们的祖宗,黄帝是我们的精神,黄帝是我们的岸。人要往前走,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岸在哪里,一定要时时刻刻看到岸。‘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我们一次一次回头看那个岸,是为了有方向。我们要像黄帝曾经那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只有这样才配称得上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

郑州晚报记者 杨宜锦 石闯 袁帅 吴淑娟/文 马健/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51646 2015-04-21 00:00:00 二 访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