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4版:上街播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立足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打造“城乡一元 繁荣和谐”新峡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立足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打造“城乡一元 繁荣和谐”新峡窝
环境优美的小区
峡窝镇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现场观摩冯沟水库工程
辖区内漂亮的上街实验幼儿园
辖区内交通方便

立足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打造“城乡一元 繁荣和谐”新峡窝

编者按

2015年是新“三大主体工作”的开局之年,上街区各局委、乡镇街道办如何落实郑州市有关会议和上街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如何在新起点开始新征程?如何实现新跨越?耳闻不如眼见,今日记者带领大家走进上街区峡窝镇,看看新变化,感觉新气象。

2014年,上街区峡窝镇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自身发展加快转型提出的新要求,在上街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一盘棋、一条心,砥砺奋进,负重前行,持续推进“三大主体”工作,突出抓好“四个十”重点工程,圆满完成了镇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32亿元,增速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增速15.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6.3亿元,增速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15亿元,增速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48万元,增速10.8%;招商引资达到23.4亿元,增速16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81元,增速9.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上街播报 王世端 通讯员 王滑 马彦 陈琪 李伟娴

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全年累计拆迁农户2713户、企业76家,拆迁面积83.8万平方米,为加快实现全域城市化和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截至2014年底,共有8个村的安置区已建成并实现群众回迁,建成安置楼132栋,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楼220栋,建筑面积246.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生活保障性用房84万平方米。顺利完成了华山路、五云路东延、淮阳路南延等9条道路的征迁和建设任务,保障了道路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拉大了城镇发展框架。“四湖一河一库”生态水系有序推进,南水北调水厂建设基本完成,生态廊道、绿化、公园游园建设也都按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以五云中心社区为试点,逐步实施“四个城市化”的探索,其扶贫搬迁和全域城市化的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峡窝镇也因此荣获“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快乡镇”。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重大突破

全年新上、续扩建企业重点项目23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10个,超1亿元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祺洋阀门、航宇防爆、河南郑蝶等3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市级认定。全年申请、授权专利194件。河南盛誉实业有限公司荣获郑州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河南华泰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荣获河南省高新科技企业、郑州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郑州雪山实业有限公司荣获河南省高新科技企业,郑州三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荣获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专利)。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企业11家,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郑煤机高端铸锻、河南开启电力等工业项目和五云山休闲运动度假、方顶村明清文化旅游开发等服务业项目,以及啸鹰公司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飞机展示交易中心等通航产业项目顺利建设。完成了智能电气产业园和道北中小企业产业园两个专业园区拆迁工作。加大土地整理、收储力度,对村庄拆迁、低效用地进行拆除整合,全年收储土地4205亩,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天信集团锦绣华夏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服务功能。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打破传统网格格局,分区管理“传统居民区、新型安置区、重点项目区和产业集聚区”四类区域,传统居民区突出便民服务与文明创建、新型安置区突出社会管理和功能提升、重点项目区突出建设和协同合作、产业集聚区突出招商引资和环境优化,统筹协调、共同发展、长效管理。依托农村联合代表队伍,建立网格长、联户代表“一月一联系、一季一走访、一事一沟通”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工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同时依托网格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后进村整顿,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的良好工作导向。

民生社会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为民办好一批实事,教育事业取得突破进展。郑州铁路技师学院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实现招生4600人,安阳路幼儿园、通航社区幼儿园、理想名城幼儿园、北京红缨幼儿园已正式开园,丹江路小学、北大培文中学工程顺利实施。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参与通航试验区建设1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独立建设金昌社区1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63人,就业培训120人,新增城镇再就业116人,小额贷款550万元,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救灾、困难、医疗救助及低保、五保金,对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提供及时资金物资帮助。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拆除违法建筑23起,淘汰黄标车48辆;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重点整治“乱设摊点、车辆乱停放、出店经营、乱倒垃圾”等行为,在全镇范围形成了人人了解创建、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举办了镇第三届书画艺术节、“党群心连心 圆梦新峡窝”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好评,文化站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文化站”。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人防、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发展大局安全稳定。抓好领导接访、信访案件包案、责任追究、重大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的工作力度,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以实现全域城市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5年是实施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年,更是全镇经济社会转型突破的机遇年。坚持“城乡一元化、全域城市化”的理念,以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合村并城方面,百分百拆迁,全面完成剩余的冯沟村、南峡窝村、观沟村、大坡顶村、沙固村、石嘴村、振兴社区等7个村(社区)的拆迁,及适时回迁,加快镇区及方顶、冯沟、魏岗、柏庙、金屏等社区安置区建设,确保按计划完成群众回迁。逐步推行“双改”,加快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城镇化”(即“人的消费行为、思维模式、生活理念”等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交通路网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开工建设、修建镇区路网(衡山路、乌江路、汉江路、金屏路、漓江路)、峨眉路南延、金华路、昆仑路南延、通航路网及观展通道等工程,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启动镇区中心商业步行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完成太溪湖、方顶湖、五云山水系、冯沟水库恢复等工程,逐步完善周边配套,加快南水北调输水管线及配套水厂建设;加强新建道路生态廊道建设及生态廊道后续管护;推进丹江路小游园、中原西路引线、五云路绿化等工程建设。

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为支撑,加快经济转型突破

以项目和产业链为重点,实现与通航、装备制造、养老等主导产业的融合;以新项目的引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主导产业的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战略调整。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支持辖区装备制造、特种电缆等相关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氧化铝产品向高档陶瓷、精瓷、超细微粉等高端产品转型;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依托通航发展构建产业链。稳步推进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郑煤机高端铸锻研发基地、中海威环保设备等在建项目,力争年底前河南华索科技、郑州华锦生物科技等道北中小企业产业园入园企业建成投产。跟踪镇区改造项目区域内拆迁企业新厂区建设,力争顺利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积极推进智能电气产业园建设,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规模总量上求扩张,加快发展旅游休闲、通航服务、中铝物流等服务业,推进集旅游、休闲、度假、全民健身运动、通用航空、生态农业、养生养老为一体的五云山体育运动公园建设;抓好方顶明清文化旅游开发、建业联盟新城、嘉韵欢乐金街等服务业项目建设;抓好啸鹰公司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飞机展示交易中心、通航大厦等项目建设,确保河南丰荣、河南大地等飞机维修项目开工;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以锦绣华夏生态养老产业园项目为依托,加快项目招商、基础设施等工作。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奖励机制,明确具体招商任务,制定招商奖惩激励政策,重奖重罚,激发积极性。狠抓招商引资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引进项目,走访对接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力争签约1个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或1亿元以上的高端服务业非地产类项目。破解要素制约。加大土地整理、土地收储力度,对违法、闲置、低效等建设项目用地进行拆除整合,确保全年收储土地4072亩,推动土地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聚集。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手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社会民生工程,拓展网格化管理功能,促进与基层治理相融合,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相融合,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在全镇上下形成“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的良好工作导向。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包案、责任追究、重大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着力消化处理一批疑难案件和遗留问题,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应急救援、奖惩考核等体系,加强对食品、药品、消防等领域的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不断增强人民福祉

持续推进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好事。积极促进就业。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依托工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三园”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就业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0人,完成小额担保贷款450万元。提高社会保障。按时足额发放优抚、救灾、助残、救孤、济困及低保、五保金,对精神病患者提供资金物资帮助;加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的扩面征缴,推进社区托老中心建设,发展五云山养老社区项目,完善金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应保尽保。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支持,配合建成丹江路小学、北大培文学校。强化卫生环境综合治理,落实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关停高耗能、低效益企业,淘汰黄标车,控制扬尘污染。提供便民服务,在居民小区设立电动车充电桩2000个。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推行计划生育居家养老服务。丰富精神生活。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及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加快建设中华鬼谷子文化产业园,打造特色文化。持续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施“五个一”工程,引导群众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推进基层民主。继续完善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办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和三级政协委员提案,确保答复率达到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五单一网”制度改革任务。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切实做好“双拥”工作,继续做好法制、统计、老干部、档案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实施“龙头工程”,强化服务保障;实施“堡垒工程”,夯实服务基础;实施“细胞工程”,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干部管理办法》和星级化管理、谈心谈话、双述双评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进一步规范干部的职责任务、考核激励、专业培训、竞争上岗等制度,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党员发展、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通过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的表率作用,以在职党员领衔组建公共服务、专业服务、个性化服务志愿者队伍等工作,不断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党组织分类升级活动,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创建“效能型”机关党组织;抓好远教站点、“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及学用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建成党代表网络工作室;不断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村改居”后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投资新建两个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并依托其功能设施拓展服务项目,创新党建工作QQ群、微信圈等网络信息化载体,拓宽沟通渠道,提高办事效率,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按要求完成社区换届工作。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提升效能、推动工作落实。加大问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浮漂、效率低下、畏难推诿、无所作为等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供高效服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不奢侈享受,树立为民、务实、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52502 2015-04-24 00:00:00 五 立足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BR/>打造“城乡一元 繁荣和谐”新峡窝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