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0年孙宏宾开始担任登封市石道乡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至今已25个年头。这期间,孙宏宾哭过、笑过、累过,如今过去种种尽数化成了一种满足沉淀于心头,让他能够每天笑着祝福每一个来清真寺的人。 登封播报 孙亚奇 文/图 多方奔走建寺院 孙宏宾接手石道乡清真寺时,那里只是一个破落的院子,寺里面最完整的是3间土坯房,用来供人们冲洗用。 面对这样的境况,孙宏宾和清真寺的阿訇、乡佬等人带着干粮踏上了向外地清真寺寻求帮助的道路,博爱、焦作、济源、沁阳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经过多方努力,如今的石道乡清真寺拥有500多平方米的大殿,所有的房屋全部修缮,还盖了不少新房,浴室也用上了太阳能,再也不会出现漏风漏雨掉土的情况。 苦心经营促团结 石道乡不少地方回汉杂居,因为民俗问题曾经发生过多次纠纷。孙宏宾上任后强调“非暴力、坐下来”,曾经有东街四队的人养猪没有把猪管好、粪便拉得到处都是,周围群众很愤怒。孙宏宾闻讯后先安抚群众、然后联系猪的主人,经过协商对方同意道歉并保证再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每次都能看到孙宏宾的身影,因为他处理公平、做事周全,久而久之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老大哥”。 耐心公正保平安 因为清真寺的困难,孙宏宾从没有拿过一分工资,反而时常会自己掏腰包捐给寺里,20多年来他自己都记不清究竟捐了多少。 现在,孙宏宾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清真寺的门口看着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每当此时,他就会笑着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清真寺,这里凝结着他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信仰。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