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上不会掉馅饼,做生意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商机,面对没有根由的订货大单,老板们一般还是比较谨慎。不过,骗子若以国家机关、部队等单位名义“抛绣球”呢?说不定你就会放松警惕,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近期,新密法院审结了一起以武警集体旅游订帐篷为幌子的诈骗案,3名骗子最终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了代价。 新密播报 孙浩 通讯员 余照利 韩新远 密谋骗局: 盯上经济基础好的新密市 2013年10月,驻马店上蔡的李甲到岳父张甲家走亲戚。闲谈中,岳父张甲说,这两年钱越来越难挣,有个来钱快的法子。儿子张乙和女婿李甲听完老父亲的锦囊妙计后,不禁跃跃欲试。 经商议,3人将目标区域锁定为新密市。他们认为该地经济基础较好,行骗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随后,张甲安排儿子张乙在互联网上查询了新密几家旅行社的电话号码,并亲自办理了四五张不用登记身份信息的手机卡和银行卡。 瞒天过海:冒充武警订货进行诈骗 张甲冒充武警宋某联系了新密市的几家旅行社,并谎称部队集体旅游急需订购帐蓬和床,因没有时间,让旅行社老板先行垫付货款。 经多次打电话沟通,一个方姓老板上钩了。接到所谓武警电话的方老板诚惶诚恐,称不知哪里有卖帐篷和床的,张甲便告诉方老板,自己认识一位帐篷代理商,因不久前与对方发生争执,不想再与此人联系,让方老板帮忙联系代购,并以支付高额旅行团费为诱饵获取了方老板的信任。张甲向方老板提供了儿子张乙的电话,谎称是帐篷代理商陈经理的联系方式,方老板信以为真,很快给张乙打电话,张乙却推脱自己已不卖帐篷,让方老板与北京厂家刘总联系,并提供了李甲的号码。 李甲接到方老板的电话,一番假戏真做的讨价还价后,二人很快敲定了供货价格和数量。赚钱心切的方老板自然是毫无防备,于是便将37400元定金汇入对方指定账户。 东窗事发:电话无人接听 受骗老板报了警 到了约定的打款时间,方老板手机却迟迟没接到汇款入账的短信。方老板不禁心生狐疑,打电话询问宋姓武警,手机无法接听,接着又电话询问陈姓销售和刘姓厂家什么时候到货,两人手机同样无法接通,3人都玩起了躲猫猫,此时方老板发觉上当受骗,立即报了警。 公安机关接报后,于2013年12月27日在驻马店上蔡县将张甲和张乙抓获归案,另一名嫌疑人李甲于2014年3月18日到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认定诈骗:骗取他人现金37400元 经新密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甲、张乙、李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现金374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3名被告人系共同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角色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共同完成诈骗行为,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 近日,记者从新密市法院了解到,鉴于李甲系自首,张甲、张乙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3人向被害人退赔了全部赃款并取得了被害人谅解,可对其从轻处罚。法院遂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张甲、张乙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判处李甲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