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河南山东多地漫天飞舞的柳絮竟是一种叫榆四脉绵蚜的虫子”爆红朋友圈。“榆四脉绵蚜”是什么?天空中飘的柳絮真的是榆四脉绵蚜吗?榆四脉绵蚜对身体有害吗? 昨日,植保专家解释,郑州不具备榆四脉绵蚜的生活条件,市区飞舞的白色絮状物是柳絮或杨絮。目前,河南农大植保学院已着手做实验鉴别,几天后会出结果。 郑州晚报记者 王军方 文/图 “大家把口罩戴起来!!这两天,河南、山东一些地方飘着柳絮一样的东西,风一吹,漫天飞舞。可4月份不是已经飘过柳絮了吗?南京一专家发现,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柳絮,而是活物小虫子!叫‘榆四脉绵蚜’。今年的气候有利于它们的繁殖,所以数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大家一定注意了!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过敏的人多了,也是这个原因。”近期,一则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南京的网友十分活跃,网友“南京微雀”说,出行不易,请戴口罩,不要把小虫子吸入体内。 网友“菌类爱好者”说:“我家纱窗上有超多,我妈还说哪儿来的柳絮呢,家周围没柳树啊。” “还以为是下雪了,原来是虫子榆四脉绵蚜,这空气叫人怎么活。”网友“枫叶枝枝”很担心这样的生活环境。 昨日,郑州一些网友也开始转发这则消息。不少网友表示担心,一网友说:“怪不得我去你那边鼻炎就好严重,近一段时间身上还老痒痒,是不是榆四脉绵蚜惹的祸?虫子会在人身上安家吧?” 现场:白色絮状物漫天飞舞,市民敬而远之 有读者报料称,东风路两侧,种植了大量垂柳,现在依然有不少柳絮在天空飘荡。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东风渠和北三环交叉口南边看到,垂柳枝条上,几乎看不到柳絮的存在,但垂柳旁边白色的絮状物漫天飞舞。絮状物普遍较小,大多只有黄豆大小,有的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絮状物呈白色,很轻,在微风的条件下,依然飞舞着。 飞舞的絮状物并不密集,而是稀稀疏疏地飘浮在空中,但是地上几乎没有这种絮状物。它们去了哪里?记者看到,很轻很轻的絮状物漫天飞舞。在不远处的东风渠里,水面漂浮着一层。记者“捉”住一团絮状物放在手里仔细看,并没有发现蠕动的蚜虫。 旁边一个广场上,一戴着口罩领着孩子玩耍的市民说:“前一段时间柳絮飘得多,现在越来越少了。我在这里住了好几年,每年这个季节都看到柳絮,从来没有听说蚜虫能飞上天。我戴着口罩是防吸进柳絮。” 植保专家:不是榆四脉绵蚜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办公室一工作人员。 榆四脉绵蚜分布在河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辽宁等省,主要生活在榆树、高粱、谷子、糜子等禾本科植物,为害高粱、玉米等根部,造成黄化。 “郑州市区的榆树非常少,也没有高粱、谷子等植物,根本不具备榆四脉绵蚜的生活条件。说榆四脉绵蚜能在天上飘,让人感觉很蹊跷。通过肉眼观察,即可看到蚜虫,传说蚜虫在天上飞不是危言耸听吗?”她说,不知道南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但郑州的絮状物不是榆四脉绵蚜。 榆四脉绵蚜主要是吸取植物上的少许汁液作为食物,一般来说对人体都无害,而且它们不会钻到人体内,碰到皮肤也不会过敏。 昨日,河南农大植保学院的老师也关注到了这一说法。王老师说,他们已派学生取样,然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验,结果出来后会告知郑州晚报。 记者从郑州市园林局了解到,目前郑州飞舞的有白色的柳絮、杨絮,还有棕色的法桐飞絮,这些飞絮中都没有发现有榆四脉绵蚜。 网传:空中飞着榆四脉绵蚜 柳树和杨树飘絮都没有毒性,市民大可放心出行。 如今已经是5月中旬, 杨树和柳树飘絮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据了解,法桐一年要飘两次绒毛,一次是3月底法桐发芽时的芽衣絮,一次是5月中旬春夏之交果实成熟时的果毛絮。 ■提醒一下 面对漫天飞舞的飞絮, 该怎么办 对飞絮过敏者尽量不要去有飞絮的地方,外出最好戴口罩,身上尽可能穿严实些,回家前,要把身上的飞絮残留物消除干净,不要带到居室内。一旦过敏症状发作,在求助医生的同时也要尽量放松情绪。 ■认识一下 这就是传说中的 “榆四脉绵蚜” ■科普一下 这些飞絮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