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不断档的爱心点赞!
引领外科手术变革风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引领外科手术变革风潮
郑州市二院普外一病区微创手术造福患者
郑州市二院普外一病区主任张建军

从开放到微创,外科手术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致力于将患者的创伤减至最低的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在郑州市二院,这种变革早已悄然兴起,随着医院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学科设置的不断细化,微创手术也正在向更为专业、更为精细的方向快速发展。仅在普外一病区,微创手术就已经衍生出肝胆、胃肠、腹壁疝外科3个专业组,全科微创手术比例近80%。而在普外一病区主任张建军眼中,这个比例还不够,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的微创手术数量应该进一步提升、覆盖更多的病种、造福更多的患者。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这无疑都是外科手术史上最好的时代。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燕/文 通讯员 尹歌/图

腹腔镜腹壁疝手术省内领先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保守治疗、注意休息就行了。尤其是小儿疝气,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它会自己“长”好,殊不知这都是错误的想法,只有手术治疗疝气才是“王道”。而腹腔镜疝手术,正是普外一科主任张建军的“拿手好戏”。

张建军说,得了腹股沟疝,就好像衣服破了个洞,腹腔里的脏器会从这个“洞”里漏出来,腹腔镜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就是要对腹壁的缺损处进行修补。

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疝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术后疤痕小的特点。

8个月大的洋洋(化名)患有腹股沟疝,不久前的一天孩子忽然哭闹不止,父母检查发现孩子下体右侧出现一个拳头大的“包块”,送院后医生尝试手法复位,但是没有效果。张建军检查后确定是腹股沟疝发生嵌顿,必须立即手术治疗。

在腹腔镜360度旋转的高清镜头下,发现是回盲部及阑尾发生嵌顿,由于手术及时,肠管并没有坏死。术中发现,孩子不仅右侧疝有直径达2.5厘米的缺损,还合并有左侧隐形疝,张建军为患儿做了回盲部和阑尾复位,将两侧的缺损进行高位结扎。

这也是张建军做过的患者年龄最小的腹股沟疝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术后3天孩子就出院回家了。

张建军说,小儿腹股沟疝的最佳手术时机是1岁到1岁半。这个时期手术,孩子长大后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

据悉,郑州市二院是河南最早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医院之一,尤其对各种疝的微创化治疗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水平省内领先。

普外一病区微创手术基本覆盖腹部外科疾病

不仅仅是腹腔镜腹壁疝手术,在飞速发展的普外一病区,腹腔镜微创手术几乎覆盖了所有腹部外科疾病。

2010年8月,郑州市二院与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联合成立“微创治疗中心”。同年8月28日,郑州市二院专家与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存川一起,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实施微创胃旁路手术。这台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河南省在该领域的空白,无数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借助胃旁路手术,获得了健康和自信。据悉,郑州市二院在我省开展微创“胃旁路手术”最早,治疗例数最多、技术最成熟。

在张建军看来,微创是医学革命,更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但对患者的各脏器干扰少、创伤小,而且手术视野更清晰,“很多人觉得腹腔镜下手术看得不清楚,那是错误的;相对于肉眼来说,腔镜的镜头是高清、360度旋转的,手术医生可以更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据悉,科室开展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腹腔镜下胃肠破裂、穿孔修补术,全腹腔镜下贲门胃体癌根治术(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全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腹腔镜下高难度手术,多项手术治疗水平省内领先。2014年,普外一病区的出院患者达到1261人次。

去年12月,普外一病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搬进新病房大楼后,病区床位扩大到43张,拥有涵盖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住院医等各阶层人才,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在张建军的构想中,未来的普外一病区,年手术量要达到1000台,进一步细化学科,正式成立肝胆、胃肠、腹壁疝专业组,培养3名以上后备学科带头人。“对于科室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科建设,只有过硬的学科建设才能带来各项业务水平的提升,才能最终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58110 2015-05-19 00:00:00 二 引领外科手术变革风潮KeywordPh郑州市二院普外一病区微创手术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