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入夏以来日光总是贪恋地不肯离去,如意湖畔的长椅上攀附着接连开出的野花,日头西斜,下午已经结束,起了晚风。常绿的乔木早已新装换旧貌了,前来休闲娱乐的居民还是久久不肯离去。 既能感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摩登都市,又能体会到都市新城里“原生态”的自然空间,郑东新区就是如此“双面娇娃”,不断给我们制造着新的惊喜,吸引着市民前来休闲娱乐。 郑州晚报记者 柴琳琳 见习记者 宋文雅/文 马健 周甬/图 通讯员 孙思含 一草一木皆风景 郑州市区“大氧吧” 曾被称为“绿城”的郑州,现已被“雾霾”“扬尘”“施工”等环境污染项目搞得疲惫不堪。恶劣的雾霾天气市民早已见怪不怪了。口罩几乎成了和手机同等重要的出行必备工具。 无处可逃的我们或许可以坐上地铁“逃”到郑东新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年4月份通报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市内各区、管委会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就是咱郑东新区。笼罩在“绿色”的巨幕中,东区的一切就像被雨水冲刷过一样崭新。 “我每天都会来这儿晨练,因为这儿空气环境好啊!哪儿有吸着雾霾锻炼身体的?看着周围高耸的大楼,清澈的河水,还有河边的垂柳、茂密的树木,那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在郑东新区湿地公园晨练的居民李建力深有感触地说。 春看海棠,夏看法桐,秋有银杏,冬季素裹。行走在这片绿草茵茵、湖水荡漾的美景中,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多情。 “林水涵养,动感风情”的总体定位,注定了龙子湖地区以“美”取胜的强力优势。郑州的6月真是美好,来到郑东新区,龙湖、龙子湖、象湖绿悠清波,湖边桃红柳绿。“绿环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以“绿”为主的滨河生态景观风貌为新区增添了勃勃生机。“碧水与长天一色、自然与城市共生”的和谐景象不仅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也切切实实地存在在您的身边。 祭城小区居民李建力聊起东区环境的变化,一脸满足地说:“环境的改善是最主要的,原来走出家门就是尘土,路也不像路。现在整体一规划变得整整齐齐,心情也好了。原来我们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乡镇里,配套设施之类的都没有,现在明显过上了现代化生活,感觉自己的生活和电视里演的高大上(生活)一样。路宽、水美,平时带着一家老小散散步,心里美美的!”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郑东新区可是花费了大力气。截至2014年底,已累积建设公园、广场、游园60余个,完成道路绿化300余条(段),绿化河渠7条(段)37公里,建设各类绿地约2400万平方米。 水域交通发达 倡导绿色出行 经过10余年的努力,郑东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郑州的“新名片”。交通建设、区域规划,处处体现了低碳、生态、循环的环保理念。其中,龙湖区域以中州大道、107辅道、北三环东延、新龙路等快速路构筑起完整的对外路网骨架,区域内以龙湖中环路等环形道路和高密度放射状道路构筑起“四环十八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道路系统。在交通方式上,既规划有地铁、轻轨等大运量交通系统,同时也规划了BRT、常规公交、自行车慢行等常规交通体系,超前的PRT(个人交通)系统。 地铁系统:龙湖区域轨道交通涉及4号线、6号线、8号线3条线路。 轻轨系统:规划有两条轻轨,分为小环线、大环线,其中小环线为CBD(含龙湖金融中心)地区性交通系统,沟通CBD、龙湖金融中心交通;大环线为地区性交通系统,沿龙湖中环路铺设,线路全长16.86千米;轻轨系统与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和8号线共同构成东区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系统。 水上交通系统:龙湖设置18个码头,其中内湖规划4处码头,外湖14处码头。水上航线体系结构为“一纵、两环、多分支”。一纵:CBD与龙湖金融中心航线;两环:外湖形成的环形航线、内湖形成的环形航线;多分支:湖心岛外围4处码头与外湖其他码头形成的多分支航线。 龙湖金融中心的交通系统自下而上分为地铁系统、地下交通系统、水上航运、地面交通系统、轻轨交通系统等5层。在北三环东延与龙源十三街交叉位置,5层立体交通体系自下而上第一层为地铁和龙源十三街隧道,第二层为北三环东延下穿隧道,第三层为水上航运交通系统,第四层为地面交通系统,第五层为轻轨交通系统,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交通体系。 为充分开发利用龙湖金融中心地下空间,还规划建设了河南省首个综合管廊取代传统的市政管线直埋建设模式,采用地下车道、综合管廊集聚体设计,实现地下车道与各地块便捷连接,同时采用支管廊将各种市政、能源管线与地块内建筑连接,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为采用集中供冷、供热创造条件。 玩转高科技 打造摩登“绿色理念” 市民彭先生是上班族,单位就在东区。他说,自己见证了东区绿化改造的过程。“绿化带上不仅种花植草,还搭配了造型植物,看起来雅致又大气,上下班心情也都变好了。东区的生态建设在进步,我们也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高。”诚如彭先生所言,绿化让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而在学生赵丽娟眼中,东区不仅是优美的环境,更是持久的记忆。“平时散步聊天,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都向着龙子湖走,周末在这里聚会环境气氛都很好,尤其是龙子湖把周围的大学连在了一起,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校园。未来不仅是一个湖,更是大学生活的一种模式。等日后我们回忆起大学生活时,龙子湖带给我们的都是美好和浪漫的回忆。” 郑东新区的规划发展不仅借鉴了西方现代城市建设经验,更坚持融汇传统、西形中意的先进理念,坚持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在绿化设计中,先进理念贯穿始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龙湖沿湖园林景观项目,不仅延续了黑川纪章的设计理念,而且拓展了美国SWA公司生态交错带方案概念,创新融入中原山水格局。 在龙湖生态绿化设计施工中,融入低影响开发(LID)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根据郑州气候特点,利用先进PP模块蓄水装置,收集并净化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尽可能节约资源,打造生态可持续绿色景观。如果您问我哪里最能代表现代化的郑州?我会说:“郑东新区。” 生态建设步步高 构建明日绿化蓝图 “绿色”“生态”是现在郑东新区的代名词,“创新”“利民”则是郑东新区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2015年,郑东新区生态绿化建设按照“三大主战场、两个核心、四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即围绕龙湖、龙子湖和白沙组团三大主战场,以构建龙湖生物圈和象湖生物圈为核心,以完善城市公共绿地功能、提升园林景观效果、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建设思路,以建设如意城市中央公园、龙湖生态公园、象湖吉祥文化公园、龙子湖生态植物园为着力点开展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53个,续建14个,新增和改造绿地4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3亿元。 另外,为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龙湖东、西运河公园总规划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及门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54个,滑板场、儿童游乐场等游乐场地8000平方米,塑胶健身步道2000米,自行车道6公里,可同时为近千名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市民提供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将围绕象湖建设5个公共设施,其中“大象”的“背部”将建设一座文化广场;“象鼻”和“象尾”将分别建设一座博物馆和一个市民服务中心;两只“象脚”的位置则将建成一座博物馆和一座体育馆,将来市民沉浸在绿色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便民的体育设施。 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东区一张靓丽名片。“步步留景,处处绽绿”已经成为发展的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永恒主题。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