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新起点 新征程 新跨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水区党员志愿服务搭起文明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社区文化建设到创新社会治理
金水区党员志愿服务搭起文明桥
通信花园社区举行歌咏比赛
张美荣组织歌咏比赛
志愿者在服务站为居民修理小家电

核心提示:近年来,金水区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完善便民、利民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的有力手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实现了社会精细化管理所倡导的人文关怀在社区内的柔性释放。郑州晚报记者 王翠 通讯员 赵蔚 杨曦 文/图

志愿服务“微时代”开启“私人定制”

又是一个周日的早晨,冀文生戴上花镜,打开微信,一连串信息蹦了出来:“冀老师,俺家妞妞最近小便特别黄,是不是上火了?”“冀老师,您说的方法我试过了,效果挺好的,谢谢了。”“冀老师,今天下雨,下午还上课吗?”……

“小杜,一会儿我去看看妞妞具体情况再说。”“小李,不客气,继续坚持,重在调养。”“下午课照常进行”……冀文生仔细一一回复。

在金水区花园路办事处农业院社区,冀文生是个名人,“退休老党员”“中医爱好者”“微信新达人”“社区保健讲师”,都是他的标签,而最重要的是冀文生所做这些均是义务的,他喜欢别人称自己为志愿者。冀文生说过“当志愿者光荣,志愿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社区为给居民们提供健康常识交流分享平台,提供固定场地,经常邀请冀文生讲解健康常识,《黄帝内经》理论概述,“易经话养生”的要点、常用中成药的用途,春夏秋冬四季如何保健等,每次讲课都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现在,冀文生创建的“农业院社区居民健康微信群”广受欢迎,“线上线下”他尽可能地一对一的服务。

党员志愿服务 凝聚社区力量 推进社区治理

在广大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金水区群众性自治工作秉承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助推了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走进通信花园社区,第一感觉就是道路平整干净,车辆停放有序,住宅楼并不新但十分整洁,楼道内的墙体上手绘的图案精美,“楼道歌曲”装裱上墙,犹如艺术品,左邻右舍把自己多余的沙发、书报汇聚一起,在一楼的空处做成“休闲沙龙”。社区里“国学文化”墙、花草认养区,也都是居民自发建起来的。这片不大的院子里处处体现着“集体的智慧”。

然而,曾经的通信花园社区也面临老旧楼院的“通病”。垃圾清理难、环境维护难等,你来我往,日复一日,人心涣散。

改变,要从党员志愿者们说起。

社区负责人说:“当时,办事处提出在楼组上建党小组,解决好居民身边事、家常事,具体从九个方面着手,即学习在楼组、清洁在楼组、健康在楼组、平安在楼组、和谐在楼组、诚信在楼组、欢乐在楼组、奉献在楼组、关怀在楼组。”

有心的党员志愿者还自编歌曲《说唱“九在楼组”》,就印在社区大门口的文化墙上。

为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党员带动群众积极投身楼组创建,首先就是亮出身份、公示承诺、做出表率。

80岁的老党员志愿者王学礼承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居民服务”;86岁的离休老党员志愿者轩辕承诺:“管好自家事,不给社区找麻烦”;在职党员志愿者郑娟承诺:“人在企业,心系楼组,尽好职责”;年轻党员志愿者郭林承诺:“社区需要,随叫随到”……

为清洁美化楼组,党员志愿者张美荣自掏腰包数千元,她说:“我是党员,更是小组长,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员带动下,许多群众志愿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中,小小的社区涌现一股股暖流。

“311类家庭”让爱一如既往

金水区“311类家庭”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项目,2013年获得全国首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作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从2011年试点至今,全区共有各类志愿者8000余人次参与。

河南省供销社在职党员杨常见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是最早就近参与省直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的志愿者。

杨常见的“结亲老人”来自省供销社社区,分别为付小霞、荆延生。让社区居民感动的是,杨常见真是“常见”,他几乎每天都要上门与老人交流沟通,为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自己出差了,就让爱人和孩子前去照顾两位老人,逢年过节就和爱人做些好吃的给老人送去,两位老人非常感动,亲手写下表扬信送到社区。几年来,杨常见用真心、爱心与付小霞、荆延生的结对子,让老人感受到了“新家”的温暖。

“迎着朝霞,走向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足迹。”这是河南省人大在职党员黄赟炜的心声。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黄赟炜是最早一批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省直党员志愿者之一。有一次,社区举办小学生作文辅导活动,为了给孩子们找到适合的教材,黄赟炜放弃休息时间,骑车两个小时到图书市场给孩子们批发教材,为了让这个活动很好的开展下去,他还自掏腰包给老师买备课教案。

据了解,自2012年起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共产党员主动到居住地党组织联系、报到的意见》,有力地推进了在职党员及离退休党员到居住地报到服务群众工作的开展。

截至目前,金水区仅花园路办事处辖区就有23个省直单位345名在职及离退休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便民助民、清洁家园、扶贫济困、义务接送孩童、社区科普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体育健身服务、消防安全服务、法律宣传服务、敬老助老服务、电脑培训等几十种项目。“飞针走线团”“红领巾小分队”“社区保健大课堂”等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文化“符号”。

金水志愿服务文化 助推社会创新治理

2014年初,中央文明办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意见》,意见强调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一年多来,金水区围绕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着力打造“金水志愿”服务文化,建立了130个社区、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初步实现了志愿者招募规范化、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志愿者回馈激励适度化。“311类家庭”关爱空巢老人服务项目;“四季金水、志愿相随”主题活动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志愿服务文化品牌。

全区现已有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以及各类行业志愿者等4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队伍400余支,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0次。

如今,金水区志愿服务工作进入“三年行动计划”,如何“升级”走向纵深?金水区文明办计划将在更广泛、更有效的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提公共服务方面下功夫。

目前,各社区已将辖区内公共单位进行分类梳理统计,各级文明单位、公共单位、学校、甚至企业商户都可以社区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为基点,实现志愿者精确的就近注册和开展服务。

金水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委领导,以党员志愿者为先锋队,把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活动开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相结合,侧重民生领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3870 2015-06-05 00:00:00 五 金水区党员志愿服务搭起文明桥KeywordPh从社区文化建设到创新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