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前压力 这个可以适当有 “马上就要中考了,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我睡不好,白天没胃口也没精神,感觉平时学的东西都不记得了。”……中考在即,一股无形的压力和紧张的气氛涌向准备应考的学生,如何消除这种焦虑心理,变压力为动力显得尤为关键。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现象 心理焦虑很正常,也可以调整好 针对学生的这些考前心理焦虑,市某中学心理老师毛老师表示,紧张复习的同时,调整心态非常重要,良好的心态是重要的制胜法宝。学生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倾诉、运动、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方式减压。 毛老师说,学生过分给自己施压会带来负面效果。面对这几个月复习的艰辛,学习问题的繁难,既要把握自我,更要战胜自我;既要专心致志,也要科学作息;既要适度做题,还要归纳总结;既要有进取心,也要有平常心。 “面对中考,心态最重要。”毛老师说,其实,学生有考试焦虑症很正常,只要用对方法,每个人都可以调整好它。 比如了解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有时我们对考试的期待增加了中考压力,可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中考看作一种挑战,看作一次机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不要纠缠于以前的“模拟考”成绩不放,应着眼于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学习方法的正确性,以求改进。 方法 列一个管理情绪的清单 教育心理咨询师路应杰给出的建议是:当你觉得压力太大,无法承受的时候,可以找爸妈或者朋友帮忙,一起列一个管理情绪的清单,然后按照清单做。洗个热水澡;买点好吃的东西,压力大的时候吃点甜食也无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把自己的情绪写下来等。 适当运动 在大考前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觉得抑郁、焦虑,可以选择慢跑、散步和节奏柔和的舞蹈。 向人倾诉 班主任、家长、心理教师都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家长应当一个“称职”的听众,不可在了解问题后给学生反加压力,而应给予宽松自由的空间,主动地有技巧地感知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指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深呼吸 拿到考试卷,先不要急着落笔,给自己三分钟深呼吸的时间。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而不用口,每次一个呼吸循环控制在15秒钟左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5秒,屏息1秒。 观点 没压力不会有好成绩 “说到压力,很多家长听到孩子考前有压力,自己也开始焦虑,担心孩子会因此发挥失常考砸。”路老师说,其实压力是促使人体的精神、思想和身体状况处于紧张状态的条件。换句话说,一定的压力是促使人们做出反应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压力,精神、思想和身体就不会对外界做出回应。 适当的压力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做出反映他真实能力的回应。心理学家说,压力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所以孩子考前有一些压力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必不可少的。毛老师建议,学生可按个人心理需求,选择适合激发斗志、鼓舞信心的一句话贴在醒目位置,并每天给自己加油鼓劲。还可在每天起床后,用灿烂的笑容照着镜子对自己说:“你能行!” 最好的临考状态是,考生不能完全处于放松状态,要有一定的压力,压力的程度因人而异,要与日常活动相协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