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TOP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73年栉风沐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最好的时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3年栉风沐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最好的时光”

73年栉风沐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最好的时光”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它历经73年风雨沧桑,几经迁址,与我们的城市一起成长。这是一家善于创新的医院,它开创了河南最全面的眼科学体系,打造了闻名遐迩的大眼科,并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整合眼科学的发展概念。随着郑州市民生重点项目——眼科病房大楼的落成并投入使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市二院)正在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这是重大的机遇、是更大的挑战,正如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所说,眼科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把医院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在整合眼科学的发展思路引领下,医院要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带动其他综合学科,本着“专科辐射远处、综合服务周边”的理念,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谷长乐 通讯员 陈燕 尹歌 文/图

几经易址

发展为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

说起郑州市二院的历史沿革,就不得不提到郑州市一院,这两家医院前身都是河南省立第二医院,1949年医院更名为郑州市立人民医院二分院,1953年又更名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970年,医院由苑陵街迁址至解放路。2007年,根据市政府的决定,郑州市二院整体搬迁至航海路中路90号。2014年,医院正式揭牌成为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

历经73年的发展,郑州市二院从最初只有30间低矮瓦房,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

同时,还是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慈善医院、郑州市急救中心;郑州市眼科研究所、郑州市儿童眼病医院、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郑州市颅脑损伤救治中心、郑州市神经外科疑难疾病会诊基地、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培训基地、河南省医用高压氧培训基地、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试点医院等设在该院,是省、市医保,铁路医保,残疾人、低保病人救助定点医院。

领跑全省

建成学科体系完备的大规模眼科医院

“我们是病人的亲人,郑州市二院眼科的旗帜要高举着。”走进郑州市二院眼科病房大楼,迎面总服务台的浮雕墙上,雕刻着医院眼科创始人、奠基人马肇嵘先生的半身浮雕像和这句他用一生去实践的话语。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医院秉承的理念,成为全体郑州市二院人奉行的准则。

在历任郑州市二院副院长、眼科主任、技术顾问的马肇嵘先生的辛勤耕耘下,郑州市二院眼科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在马肇嵘先生之后,又经过历任眼科专家的接力发展,郑州市二院眼科专业迈上了新的台阶。2007年,医院搬迁至航海路,眼科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从最初的两个病区,眼科迅速扩充,小儿眼科、青光眼、眼底病、眼整形……各种眼科亚专业逐步设立和发展,设置了11个独立病区、16个专业组,成为我省学科体系最为完备、规模最大的眼科体系。

作为郑州市二院眼科学科带头人,陈鹏带领的大眼科每天担负着医院2/3的门诊工作量,2014年全年完成眼科手术14366例,门诊量突破20万人次。

进入2015年,建设多年的眼科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郑州市二院眼科迎来了属于它的全新时代——眼科床位增至500张,专业学科划分更为精细,拥有各种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眼科先进医疗设备、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规模空前、实力超群的眼科医院令国内眼科学界惊叹。

百花齐放

各优势学科快速成长

郑州市二院并不是只有“独步天下”的眼科,其他优势学科也足以“傲视群雄”。

你见过高压氧舱吗?一个巨大的白色封闭圆筒,用于治疗各种缺氧症。

在郑州市二院,大家都亲切地叫它“大白”,说起高压氧科,还颇有几分神秘色彩。

这个科室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郑州市二院还在解放路旧址,1983年,依托人防工程战备避难处,医院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地下高压氧舱群。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高压氧治疗的科室之一,高压氧科在国内、省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们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高压舱内肺围手术”及“高压舱内椎管手术”,填补了国内、省内舱内开展手术的技术空白,为我省高压氧的临床应用创造了良好开端。

该科是“郑州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郑州市临床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同时还是“郑州市高压氧治疗中心”、河南省高压氧培训基地,承担着全省高压氧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任务。

2014年,郑州市二院承办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理事会议,院长孙世龙当选为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常任理事,理事会还决定将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培训基地设在该院。

“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我们一起努力”,走进郑州市二院急诊科,墙上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身为郑州市急救中心,早在1996年,该院就率先开展了120急救服务,推动了郑州乃至全省急救事业的发展,“急救王牌军”曾闻名全国。

此外,腹腔镜微创治疗糖尿病、眼鼻相关微创等前沿新技术在我省首开先河,神经外科、普外科、中医科等一大批省市级特色专科、重点专科,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全面启用

眼科病房大楼设计处处体现人性化

没有仪式、没有庆典,在悄无声息中,郑州市民生重点工程——郑州市二院眼科病房大楼全面投入使用。

这栋大楼完全按照现代医学建筑规范设计,地上19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61748平方米,设置病床1000张,硬件设施充分满足医生和患者的诊疗需求,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完美体现。

走进病房大楼,第一个感受就是宽敞,大厅几乎可以用“广阔”来形容,走廊远远宽于一般病房的走廊,两侧都设置了扶手,供患者走动时使用,每一层朝阳的、宽阔的空间都全部设计成病房,走廊的中间还设置了舒适的阳光房,供患者在病房活动、休闲,每一层都装置了直饮水设备,经过净化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而背阴的、狭小的空间则设计为医护办公室和生活区。

大楼设计了8部客梯供患者使用,供医护人员使用的以及运送医疗垃圾的电梯则单独设计在其他区域,与患者完全隔离。

在每一层的电梯间和病房之间,都设置了门禁系统,以保证病房单元的相对独立,处于消防安全的考虑,门禁使用的全部是防火玻璃。

为了方便患者及家属生活之需,大楼的设计还涵盖了不少“非医疗元素”,银行、超市、咖啡厅……还有定期的钢琴表演,如果不是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来回穿梭,简直像置身某处商场。基本上家属和患者不用出大楼,就可以满足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所需。

综合强院

以三甲评审为载体全面提升诊疗服务品质

“眼科名院,综合强院”,是郑州市二院的特色发展道路。

多年来,秉持这个思路,医院日益发展壮大,如今,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60多个专业学科,实际开放床位1200余张,为郑州西南区乃至全市居民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眼科病房大楼的正式启用,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说:“我们一直在用三甲的标准要求自己,新病房大楼启用了,硬件设施已达标三甲的评审标准,医院下一步将全面启动三甲医院评审工作。”

据悉,除了有传统的强势学科眼科、高压氧科、急诊科、神经外科之外,郑州市二院也是我省最早开展微创胃旁路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医院,目前各项微创手术都在全面开展,并且分别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耳鼻喉科、肛肠科、妇科、产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中医科、普外科等科室也在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以更高的诊疗水平服务患者。

“专科辐射远处,综合服务周边”,这是医院决策层为医院发展制定的方向,孙世龙表示,本着这个原则,统一标准化、服务规范化,使其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在综合眼科优势之余,使相关专业也能得到发展。

而以三甲评审为载体,医院也将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医学规范技能培训、优化服务,全面提升医院品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4649 2015-06-10 00:00:00 三 73年栉风沐雨<BR/>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最好的时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