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TOP养生 健康情报站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冬病夏治“三伏贴”下周日开贴
父亲节,不妨带父母查查骨骼健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冬病夏治“三伏贴”下周日开贴
敷贴适合哪些人群、有何禁忌,记者提前打探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目前,市内多家医疗机构也都相继开展了“冬病夏治”的准备工作。“冬病夏治”究竟有什么奥秘?又有什么讲究?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

三伏贴主要穴位

大椎 阳经交会之处

肺俞 改善哮喘

膏肓 改善慢性疾病

冬病夏治

夏贴“三伏”受推崇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几年来入伏贴敷的患者越来越多,各门诊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而且从今年预约情况来看,大有上升的趋势。

郑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宏解释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疗法,主要是针对冬季易发生或发作的疾病,利用夏季气温高、肌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三伏天进行调治,使病情好转或痊愈。该疗法始于《黄帝内经》时代,也是经典中医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选对时间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也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此时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肺脏疾患的最好时机。进行敷贴治疗,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汗腺渗透吸收。

而且三伏天也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又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中医认为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

对症治疗

五类“冬病”较适合

张宏介绍说,冬病夏治三伏贴,比较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虚寒型者,贴敷的适用症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耳鼻喉科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扁桃体炎。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慢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治疗规则

贴敷需要连贴“三伏”

郑州益圣哮喘病医院中医专家涂兴文主任指出,冬病夏治的时间最好是在夏至、三伏天,即夏至、头伏、中伏、末伏这几天,一天中尤以上午贴敷最佳,因为上午至午后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赶上头伏、中伏、末伏来贴敷,也可以在三伏天期间进行贴敷,不必太拘泥于时间。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可以。只要贴了,就一定要连续贴“三伏”。

冬病夏治

这些方法也适用

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张宏介绍说,关节炎患者针灸、拔罐效果好;脏腑虚寒的患者中药内服效果好。“而且对于冬病夏治,不能迷信和神化。”张宏强调,中医外治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日常生活中,患者必须注意饮食、起居、情志的调整,特别要避免寒邪侵扰,天热时该出汗就出汗,不要贪凉。秋冬季节,更要加强防护。

■专家提醒

“三伏贴”有时间表

伏前加强:6月21日至6月30日(选贴)

第一次(初伏第1天):7月13日(农历五月二十八 星期一)

第二次(中伏第1天):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八 星期四)

第三次(中伏第11天):8月2日(农历六月十八 星期日)

第四次(末伏第1天):8月1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 星期三)

贴敷也有禁忌症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通用,仅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发作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

而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或皮肤长有疱疖及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及两岁以下的儿童,均不宜进行穴位敷贴治疗。

同时,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不要吃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的东西;尽量不要吹空调,也不要睡凉席。同时,还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另外,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都不适宜贴敷。

制图 李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4680 2015-06-10 00:00:00 三 冬病夏治“三伏贴”下周日开贴KeywordPh敷贴适合哪些人群、有何禁忌,记者提前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