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进行时 “我们”都在努力 2015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至8日顺利举行。高考不仅是对高三学子的一次巨大考验,更是每年此时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考生的发挥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长的心,中牟县也不例外。路上车辆明显减少,考场附近显眼处都标明了“禁止鸣笛,减速慢行”等警示语。司机师傅似乎心有灵犀,走到考场附近都纷纷减慢了车速,恐怕惊扰了正在考试的莘莘学子。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邢昊冉 李淑娟 谢鹏飞 郭倩楠 文/图 1 考点 聚焦 中牟一高新校区 6月7日早上8点,在中牟县一高新校区,考生陆陆续续到来,或紧张、或放松。考点门前的服务人员、志愿者、交警等人群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来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 中牟县一高考点属于广惠街街道办事处辖区,早上6点,街道办服务队就架起了棚,摆上了应急药品,矿泉水,黑色水笔等文具。 28岁的刘信涛是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3年来,每年这时他都会到考点做志愿者。他说,能为考生们服务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三年来,每次高考自己都来这里,经过两天的辛苦,感觉就像自己也在经历高考一样。“我们在这里,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也是为考生们尽的一份心。另外街道办的同事们会在这两天不间断地巡查考场周边,避免噪音,安全隐患,杜绝有可能影响考试的因素,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 上午11点40分,考生们结束第一场考试,纷纷走出考场。王玮珺和哥哥今年同时参加高考,“上午考语文,题目挺简单的。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试使用的所有文具都是由考点提供,还挺好用的。”王玮珺笑着说道。 李世杰是位学生家长,也许是因为孩子考完试还没有出来的原因,他在门口等待,看起来有少许紧张,“俺家住老县城,距离这儿有一段路程,今天专门来接孩子,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一会儿。”他说,自己从来不给孩子压力,只希望他能发挥好,“现在已经不是过独木桥的时代了,不能以一次考试一个分数论英雄。”李世杰说道。 2 考点 聚焦 中牟二高 在中牟二高考场外,记者同样也看到了许多正在等待孩子的家长。 家住中牟老县城的刘银萍,早上7点30分和女儿一起来到考场后,一直在场外等待。刘女士说:“等高考这一天等了12年,我认为高考是孩子的唯一出路,我也知道在外面等会给孩子制造压力,但还是忍不住全天陪护。” 谈到高考完有什么计划时,刘女士笑着说:“考试结束了要让孩子出去放松放松,开心开心,学习太累了,希望孩子发挥好考上一本,我和她都不想再经历高考了!” 家住白沙大油庄的李立新今年40多岁,早上6点钟骑电摩从家里赶来送女儿。女儿平时在学校成绩不错,今年希望她考郑大,自己也参加过高考,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心里很失望,很遗憾,想把自己没能实现的大学梦寄托在女儿身上。他说:“孩子上高中太辛苦了,早上5点多上课,晚上十点半才进寝室,孩子们很不容易。” 张先生夫妇一直在外地跑车,儿子要高考了,夫妻两人一直想回家,一个月前就订了票。虽然孩子不让回,但两人还是不放心,百般纠结后,没有告诉孩子的张先生6月8日专程赶回了家,想给孩子安慰。张先生还特别强调了中牟县的高考环境比以前强太多了,有交警的保驾护航,有交通部门的免费公交,有爱心企业的免费矿泉水,给考生创造了这么优越的考试环境,做家长的心里很感激! 3 考点 聚焦 中牟四高 冉先生的女儿今年19岁。在中牟四高考点外,冉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在摸底考试中发挥很稳定,每次都在600分以上。“俺妞心态好,不紧张,我们做家长的更要放松心态,高考也就是一种方式,并不能决定所有。我对俺妞有信心。”冉先生说。 “再过半个月大学生就培养出来了。”郭丽敏语重心长地说,她是送自己表妹来高考的。郭丽敏的表妹邢欣慧今年18岁,初中二年级时父亲去世,不识字的母亲一人拉扯他们兄妹二人。邢欣慧曾以超过中牟县一高分数线50多分的成绩考入中牟县一高,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里的前3名。“俺妹妹太懂事了,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怕自己考的不理想,考不上好大学,辜负妈妈的辛苦。还怕到时候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好工作,不能帮妈妈减轻负担。”郭丽敏说。在许多像邢欣慧这样的寒门考生心中,高考将成为他们改变命运最可靠的方式。 6月7日上午8点,中牟四高考点外,几名带队老师正在焦急地商量着。原来有一位考生在临考前一晚上,误将装有准考证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清洗,晾干后的准考证已经成为了一堆废纸片。为了不影响该考生考试,并避免对其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该考生的带队老师们商量后决定,先与考点工作人员协商让考生进场考试,然后由老师拿着损毁的准考证,前往中牟县招办为该考生重新补办准考证。“我们的职责就是保障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在核对考生的信息后,我们能替他们做的就由我们去做。”带队的赵老师说。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