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货车冲破围挡
一头扎进路边排水沟
水下摄影
还可以这样拍
7小时开颅与断臂再植同台手术
郑州爱心商家捐助新乡“阳光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爱心商家捐助新乡“阳光村”
“村长”丁奶奶11年收养了80多个孩子
丁巧荣和3个孩子接受郑州爱心人士的“梦想基金”。

昨日上午,微雨中,丰庆路上一家月子会所五周年一切从简,但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来自新乡的“爱心奶奶”丁巧荣。丁奶奶还带来了她创办的“阳光村”的3个孩子。

会所负责人承诺:今后会将自己每个月营业额的千分之五作为公益金,援助丁奶奶和她的“阳光村”。

丁奶奶和她的“阳光村”究竟有什么故事?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退休老太11年收养80多个孩子

丁巧荣今年64岁。退休之前,她是新乡一名机关干部,在民政干过6年,在残联干过6年,心地善良的她总是超出职责范围以外去帮助别人。

2004年,她刚退休,一个在监狱工作的朋友问她:愿不愿意照顾一些服刑人员的孩子?丁巧荣答应了,从此开始了一份特殊的“事业”。

从那时起到现在,11年来,她共收养了80多个孩子,都是因父母入狱或家庭贫困的,她因此被称为“爱心奶奶”,而大家庭则被称作“阳光村”。

“阳光村”位于新乡市凤泉区耿黄乡鲁堡村。目前这里收养了28名孩子,3个在幼儿园、1个在初中、3个在技校,2个上大学,其他都在上小学。最初只救助服刑人员的子女,但现在主要救助省内的贫困儿童或孤儿。

现在50多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在江苏淮安、山东青岛、河南洛阳等地就业,自食其力。

昨日上午,和丁巧荣一起来的3个孩子,最小的香香(化名)5岁,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残疾。两个10岁的男孩,一个是父亲服刑、母亲出走;一个家里太穷,2岁多时就被好心人送到丁巧荣身边。

回忆起第一批孩子被送到“阳光村”,丁巧荣禁不住流下眼泪。“每个孩子的头上、身上都有虱子,那个脏啊,我可怜他们,心疼得不行。”丁巧荣说:“小的一两岁,大的十来岁,每天晚上我身旁女生睡在左,男生睡在右,我们相依为命。”

她想为孩子们找个接班人

为了照顾孩子,丁巧荣长期住在“阳光村”。5公里外自己的家,11年间她在家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阳光村”对孩子们是全免费的,所有开支都来自于丁巧荣和老伴的退休工资,以及有限的社会捐助。

丁巧荣说:“我有一个原则,接受社会捐助,只要物资,不要现金。因为收了钱,人家会怀疑会不会都用在孩子们身上,而米面油、服装、文具等,是必须要给孩子们用的。”

“阳光村”是爱心事业,但并非一帆风顺,遭受过不少非议和曲折。丁巧荣不愿意提及那些艰难往事:“这些孩子都是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来到我这儿,我如果再不管,他们可能真的就活不下去了。就是这种最朴素的想法,支撑着我一干就是11个年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令丁巧荣欣慰的是,随着媒体的报道和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来到“阳光村”,以各种方式给孩子们献爱心。郑州去的好心人最多,捐的物资也最多,所以她对郑州充满了感激之情。

她现在最大的担忧是:“岁月不饶人,我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一天,我老了、病了、这些孩子怎么办啊?”

她对郑州晚报记者说:“我想找个有爱心、有耐心、不自私的接班人,我年龄大了,但‘阳光村’一定要做下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5948 2015-06-16 00:00:00 二 郑州爱心商家捐助新乡“阳光村”KeywordPh“村长”丁奶奶11年收养了80多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