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文化 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指甲盖大小的陶片都要登记
f0624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探访我市考古工地
指甲盖大小的陶片都要登记
郑州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信应君在检查出土陶片

8000年前古人喝的果酒是什么配方,人们吃的面条是什么成分?一具人体骨架如何判断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在很多市民心目中,“考古”既遥远神秘又古老陈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早已进入“高大上”的高科技时代,考古工作人员也像每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样,有着与考古有关的艰辛与快乐。昨日,记者走进高新区、登封等地的考古工地,对我市考古人的日常工作状态进行了实地体验。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左丽慧/文

通讯员 王羿/图

“高大上”的考古手段广泛应用

踏上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东赵遗址,看到一处处数千年前古人生活遗留的痕迹,那种奇妙的“穿越”之感不言而喻。考古工作人员,正是还原古代生活状态的“高手”。记者了解到,每次上工地,考古人员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化流程:领队公布当天工作方案、准备发掘工具等;收工后,要记工作日记,详细记录当天出土标本的发掘人、标本年代、出土地点、形状并编号,晚上则忙于整理资料、清洗、修复出土文物。在考古现场,记者还见识了“传说中”的无人机空中拍摄、动植物颗粒浮选、莱卡GPS RTK等多项“高大上”的考古手段,令人对考古“陈旧”的印象一扫而空。

进入夏季,清晨很多人还在酣睡时,东赵遗址项目领队张家强5点半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39岁的张家强在2003年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了郑州考古的行列。别看他年纪不大,他领队发掘的荥阳娘娘寨遗址和东赵遗址,都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刚毕业的时候还只能说是以考古为职业,现在是以它为事业。”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几年的张家强皮肤黝黑,身材略显消瘦:“干考古的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几乎天天都泡在工地上,除非生病了才能歇一歇;夏天在工地旁边能喝一杯冰镇啤酒,就是打牙祭;城市人下班了可以去公园走走,我们房间隔壁是几千年前的人骨和陶片……”张家强笑言,最初接触到人骨等遗骸还有点小害怕,但现在已经是亲切而熟悉了;而出土的商代“背壶”与现代军用水壶外形相似、唐代女仕俑竟然身穿“豹纹”手挎小坤包,让人忍俊不禁……

说到考古发掘的过程、收获,张家强滔滔不绝,可说起自己的生活,他的话立即“简洁”了不少:“儿子今年7岁了,忙的时候偶尔回去一次,他常拉着不让我走……”或许语调里的情绪泄露了这位外表刚强的中原男儿的情绪,他略一停顿,又向记者讲述起了工地的快乐:“遇到重大发现,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简直无法言表!”

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要登记入册

考古工作人员会不会“顺手牵羊”把出土文物据为己有?考古工作者汪松枝解除了记者的疑惑。“考古工地现场都有监控设备,出土的文物每一件哪怕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陶片都要登记入册。”汪松枝还现场向记者演示通过手机远程监控考古工地的边边角角:“再说,干咱们这一行都有行业自律,几乎不会出现‘监守自盗’的行为。”

临近正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省道323程窑村段施工现场,程窑遗址考古空地“横卧”在尚未通车的道路上,工作人员则顶着高温挥汗如雨。

“考古发掘的类型一般有两种,一是为了进行课题研究而进行的主动发掘,另一种则是配合基建等进行的抢救性配合发掘。”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信应君介绍,在配合基建项目进行的考古工作中,前期是进行文物勘探,如果没有文物,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建设施工,有文物了才会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为配合地方建设,考古研究院建立了项目服务中心,专门配合我市重点民生项目,如程窑遗址的发掘:“我们的考古发掘有一个目标,就是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信应君告诉记者,在省道323建设立项之初,文物部门首先对道路沿线进行了勘察,这条路经过国保单位王城岗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程窑遗址、曲河窑址,市级文保单位冶窑瓷窑址及袁村汉墓群、大金店汉墓群和夏庄汉墓群等多处古遗址、古墓葬群。“道路在规划路线时已经避开了王城岗遗址等多个重要的文物遗址,按照‘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想法,程窑遗址实在是不能完全避开。”信应君说,在对程窑遗址进行充分的发掘、研究后,考古人员会尽快撤离,让道路施工方进场,早日建好省道,方便市民出行。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勘探队队长张雪珍处了解到,为了配合郑州的项目建设,文物勘探队的工作人员也是加班加点,在没有节假日的情况下日工作量都达到12小时,就是尽力为项目建设争取时间。

“郑州地下的文物多,如果遇到什么一直都保护下来,那咱们什么事也干不了。”程窑村一名村民表示,道路修好以后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文物部门也做好了文物保护,对大家都有帮助。

程窑遗址考古工作即将结束,大家是否能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对此信应君回答:“歇不了——我们同时进行的考古项目就有20来个,我们希望以不断进步的水平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为郑州城市建设贡献考古人的一份力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7583 2015-06-24 00:00:00 三 指甲盖大小的陶片都要登记KeywordPh记者探访我市考古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