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型小说
聊斋闲品
人生讲义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微型小说

张教授的另一面

□胡碧波

秋冬之交,大哥来电说,父亲的病又犯了,这次很严重。

我从千里之外的三亚赶回家,握着父亲的手,六神无主地看看大哥,又瞧瞧妹妹。

大哥示意让我出来一下,我走出房门,大哥说,这回无论如何也得做手术,不能眼巴巴地看着父亲受疼痛的折磨。

我给大哥说,要去,就去大医院,西安离家又近,我网上查查,先挂个号。

西安,人生地不熟的,大医院花费又高,你刚上班,还要还房钱,一月能挣多少钱。大哥说。

越大的医院越正规,这时候了还怕花钱,借也得治啊,况且父亲还有医保。有大哥做我的精神支柱,我开始慢慢地长大了。

在与大哥商量后的第二天,我们送父亲去西安治疗。

经过拍片检查,父亲的胃癌处于早期,主治医师建议先住院,观察几天是否有必要做手术。

父亲的主治医师看上去年逾花甲,我问护士,张大夫今年有没有60岁?

护士一边换吊瓶,一边温和地说,张教授是我们医院的老专家,今年71了,还带着博士呢。

我心里一下子踏实多了,这回父亲的病有救了,遇上这么有学问的教授,是父亲修来的福分。

父亲住到第三天,张教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病人的年龄大了,我建议保守治疗,服用中药,这样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我把大哥叫出病房,向大哥说明了张教授的建议。

这不行,还是做手术吧。你不知道,深更半夜,父亲的胃疼起来,真让人揪心,你不在身边是体会不到的。

从大哥的话语中,我听懂了病魔让父亲一天天变得憔悴。

我又去了一趟张教授的办公室,向张教授说,张大夫,我和大哥商量了,还是做手术吧。

张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听我的,年龄大了,还是保守治疗吧。

是不是做手术不可靠?我急切地说。

不是手术不能做,只是……你先去吧,好好和家属商量商量。张教授拿起听诊器走出办公室。

我再次把我和张教授的谈话告知大哥。

你听不出来,张大夫是推辞。在我们那儿的医院,不托关系,不送红包,谁给你做手术。快想想办法找熟人,先疏通疏通。大哥显得很无奈。

这时候,找谁去。既然红包管用,就送红包,送多少?

两千咋样?大哥举起手指。

你把张大夫与我们那儿的大夫比哩,人家是老教授,能把两千块钱看在眼里?我举起手向大哥说,我看五千咋样?

银行里出来,我从邮政所买了一枚信封,装好钱。

谁去送成了大哥和我交锋的问题,送箱牛奶,我是给别人送过,但从没办过这事。大哥非让我去,说我见的世面广,又会说话,我不去谁去。

敲开张教授办公室门,他正在给一位学生讲解片子,张教授说,坐,啥事儿?

没事,我来看看您。我没有坐,准备出门。

有事直说,没事的。

张大夫,真没事。我关上门,走出办公室。

在楼道我一直徘徊着,好不容易等到张教授的学生出来,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轻轻关上门,心怦怦直跳,战战兢兢掏出信封塞进张教授的衣袋,语无伦次地说,求求您,张大夫,我父亲的病全靠您了,这儿人生地不熟的,只能靠您了。

我手还没抽出张教授的衣袋,他便抓住我的手腕说,这使不得,院里有规定,你不是在毁我吧。

我猛力抽出手,急速走出了办公室。

当我走进病房,还没镇定下来,大哥向我示意,我点点头表示办妥。

经过拍片复查,张教授的助手通知我们准备做手术。

父亲的手术做完,在康复治疗期间,张教授多次来探询,说父亲的身板好,手术很成功。

闲聊中大哥又提起钱的事,说钱起了不少的作用。他一提钱,我就心烦,老是钱钱钱的。

护士长通知我们,父亲可以出院了。我说,大哥,我们先去感谢感谢张大夫。

感谢啥,收拾东西,我去办理出院手续。大哥向电梯口走去。

我走进病房,给父亲穿上买的新夹克。

在回家的路上,大哥问我,不对啊,每次是我去缴的医疗费,缴费单都在我这儿,怎么多出5000块钱呢。

连续几天没怎么休息,我困得扭过头靠在车窗上。大哥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是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7978 2015-06-25 00:00:00 四 微型小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