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4版:新郑播报 超级考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考成绩放榜 超级考生谈“学霸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考成绩放榜 超级考生谈“学霸经”
新郑市文科第一名
新郑市理科第一名
新郑市公办学校 理科第一名

带病高考,稳夺文科桂冠

赵雯涓是新郑一中分校的学生,今年高考成绩610分,英语成绩141分,夺得新郑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第一眼见到赵雯涓,她扎着马尾,是个瘦瘦小小的女孩,笑起来眼睛像月牙儿一样。新郑播报 李显文

高考时身体不适,依然坚持

教务处的高海涛老师告诉记者,一中分校今年超过一本线的共212名学生,在新郑五所高中最多,也是该校首次一本上线率突破200人。但赵雯涓说:“虽然考了新郑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但相对全省来说还是不太理想,只排到80名,主要是数学和文综拉低了整体分数,有可能和梦想的北大失之交臂。专业选择让更倾向于金融和行政管理,还没想好报哪所学校,很纠结。”雯涓的班主任朱老师说:“如果雯涓考试时没生病的话,也许会发挥得更好。”

原来在高考当天,赵雯涓上吐下泻,考完数学就被送往医院,输液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又接着考试。“我当时也很害怕,想吐又肚子疼,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只能心里安慰自己,我能行!数学考了138分,没有拿到理想的140分以上!”雯涓说。

让雯涓感到欣慰的是,英语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她说这要感谢英语老师平时给予的帮助。以前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有些弱,很容易理解偏题,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英语老师,然后再听老师的讲解,看自己理解偏的地方在哪儿,过后再做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高中生活很充实,充满回忆

聊起高中生活,赵雯涓觉得很充实,并且充满乐趣。数学老师很幽默,课堂上常常笑声一片;政治老师像才子,给大家聊古今;地理老师让大家回归到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找知识的奥秘;历史老师是班主任朱永超,陪伴了她三年,像父母一样照顾她,有着深深的师生情谊。

赵雯涓说,在一中分校,不仅是在教室里上课,还有丰富的课外生活,高一时学校组织同学们徒步80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了解各地历史文化;高二举办了文化节汇演,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演出,自编自演,给他们提供了自由创作的舞台。

最让赵雯涓觉得有意义的事就是在学校松树林埋下“志向瓶”,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瓶子里写下5年、10年、20年、40年的志向。等将来相聚的时候,一起去学校的松树林看看,少年时的志向是否都已如愿。赵雯涓开心地说:“好想知道那时候的我们都变成了什么样!”

赵雯涓

性别:女

成绩:610分

毕业学校:新郑一中分校

目标大学:北大

脚踏实地

心态平和

北大附中(新郑)高三学生刘林让以数学143分、语文129分、外语138分、理综277分,总分687分的成绩夺得了新郑市理科考生第一名,全省理科考生第23名的好成绩。新郑播报 李先展

并非学霸:平时成绩不拔尖

放榜后的第二天,刘林让一大早就赶往郑州,希望尽快确定将要报考的大学。电话中,刘林让告诉记者,得知分数后内心略激动了一下,高考成绩属超常发挥。“平时成绩还行,但不算特别拔尖……”言语中,刘林让有股谦虚与淡然。

考试结束后,刘林让估分在660~670分,能考到687分的好成绩,刘林让表示,主要归功于日常的知识积累和平和沉稳的心态。

当被问到有没有特别有效的学习方法时,刘林让特别谦虚地说:“不管哪门学科都要脚踏实地逐步学习,重点是同类知识的总结整理和难题错题的整理复习,这样的学习思路适用于各个学科。”

平和心态:来自父母和老师

聊到平和的心态,一下就打开了刘林让同学的话匣子,他说父母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父亲是商店经理,母亲是普通的家庭主妇。虽然对自己期望很大,但从没给过他太大的压力,而且一直对他有信心。爸爸还特别喜欢国学文化,经常跟他讨论一些孔孟之道。教导他于己要修身养性、心态平和,于他则要以礼待人、谦逊大气。

而在北大附中上学期间,班主任陈凤军对刘林让的帮助也很大。“我们班主任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平时学习中,经常用传统文化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经验:字体工整很重要

说起填报志愿的事,刘林让又兴奋起来,北大和清华已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有些受宠若惊,但暂时还没确定选择哪所学校。

采访最后,刘林让最想告诫学弟学妹们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字体一定要工整,卷面一定要干净,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我的字算不上特别好,但至少很工整,我觉得这也是考出高分的原因之一。”

刘林让

性别:男

成绩:687分

毕业学校:新郑北大附中

目标大学:北大、清华

学习刻苦

热爱运动

“660分对我来说属于正常发挥,但没想到是第一名。”在新郑二中分校,记者见到了前来报志愿的周增辉和他的家人。

通讯员 巴明星

小时候顽皮

高中后学习很刻苦

在父母眼里,周增辉小时候有点顽皮,“但高中以后,学习很刻苦,放假回家仍继续学习。”周爸爸说。“我和他母亲都是农民,孩子真给我们长了志气!”周增辉的父亲周永科高兴地说。

周增辉的父亲回忆说,从2006年起,他一直在新郑辛店镇打工,生活并不富裕,但只要孩子愿意上学,再苦再累也支持。

善于钻研

被同学们称为“学霸”

周增辉的班主任田小波说,周增辉善于钻研,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第三轮复习考试时,周增辉心理压力较大,我和其他老师就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高考可以说是发挥出了正常水平。”班主任田小波说。

周增辉也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遇到不会的要多钻研,多和同学切磋,还要多问老师,这样也有助于增强记忆。

周增辉人缘很好,经常和同学打成一片,很多同学遇到难题都请教他,每次周增辉也都耐心讲解,被同学们称为“学霸”。吕亚博和周增辉是上下铺,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他悄悄地告诉记者,周增辉还有个外号叫“天天向上”。“这外号是我给他起的,我们平时相互鼓励,比学赶超,这次他的成绩是660分,我是652分。”吕亚博说。

爱好运动

体育课一节都不落下

除了学习,周增辉的最大爱好是锻炼身体:“我最喜欢乒乓球和羽毛球,体育课一节都不落下。”不仅如此,周增辉每天早晚都要去操场跑几圈,他认为只有身体好了,才有精力去学习,体育锻炼也能很好的减压、调解心情。

对于未来,周增辉充满了希望,他说重要的是选取一个有技术性的专业,让自己做个技术性人才,也让全家生活的更好,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性别:男

成绩:660分

毕业学校:新郑二中分校

目标大学:待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68503 2015-06-26 00:00:00 五 高考成绩放榜 超级考生谈“学霸经”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