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5年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项目对接会昨在省人才交流中心举行。当天,全省105个博士后研发基地与50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面对面谈合作,165个项目找到了“智囊”。
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从2010年10月起,省人社厅在全省未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研发基地,拓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研发的平台。目前共建立博士后研发基地245个。
与此同时,我省组建了50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涵盖材料、化学、化工、电子、机械、环境工程、医药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领域。其中负责人130人,团队成员900多人,主要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中的“精英”。
为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的活力,省人社厅近些年均组织创新团队与研发基地对接项目。省人社厅博士后与留学人员工作处处长张彩介绍,昨日举行的对接活动,一对一签约项目260余个,达成签约意向的项目有165个。
她介绍,为资助优秀的博士后科研项目,我省财政每年拿出专项扶持资金。仅去年一年,全省就有11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和87个研发基地对接项目获得924万元的资助,另有86个201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344万元的匹配资助。
这种方式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仅2012年和2013年两年博士后创新团队对接的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达31亿元;去年315个项目预计产出经济效益25亿元。
郑州晚报记者 冉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