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在郑州市统计局安稳工作,他却自愿到艰苦的基层任职历练。环境从“坐办公室”到走村串户,从公文处理到家长里短,他无怨无悔,只因那一份执着和信仰。他坚信不在基层锻炼,就不能真正知民心、查民意、接地气。他就是登封市副县级干部、君召乡党委书记郜东辉。 记者 袁建龙 登封播报 岳星朵 文/图 深入调研求发展 吃透情况找出路 在君召乡办公楼前,见到正在送走接访群众的郜东辉。只见他与乡亲亲切地握手,脸上始终挂有一丝微笑,真心、真诚不言而喻。送走群众,当得知我们的来意,郜东辉深有感触。 “在基层锻炼可谓是酸甜苦辣辛五味俱全,我是2013年10月份来到登封市的。那时孩子刚刚一岁,听到我要来登封工作,爱人不是很情愿。”郜东辉说,孩子还小,家里全靠妻子一个人操劳。有时孩子半夜生个病,他却不能在身边照顾。提起这些,他感到深深的愧疚。 “说句实在话,刚来任职,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对基层了解太少。”郜东辉说,没有太多的话语,他深入田间地头、矿山企业对全乡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调研。3个月时间他几乎没有回过家,整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调研,和班子成员一起探讨探究,共同提出君召乡可以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北部山区发展观光旅游业;依托农业资源发展都市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依托新型社区和农民创业园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等发展思路。 深入了解抓党建 以身作则正纪律 “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率先垂范,纪律严明,思想统一,才能凝聚力量,打胜仗。军队如此,地方政府亦是如此。” 郜东辉说,实习期的学习,他思考了很多。要想各个部门有效快捷地运转为群众服务,就必须正纪律,凝心聚气。他首先抓党建抓纪律,乡政府工作人员每天早上8点准时点名,上班期间不定时抽查、检查,同志们都很不适应。通过他每次准时在乡政府,严格要求自己;苦事累事,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等,同志们怨言少了,积极性高了。群众来办事能找到人了,满意度高了,反响好了。每每提到这些他都既高兴又感动。 “最辛苦的就是基层的同志,工作都是他们干出来的。在乡里经济不景气的大框架下,同志们工资不高,待遇不好,但是他们毫无怨言,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鼓励和感动。”郜东辉说,相比物质奖励,他更注重精神奖励。每每发现有好的事情、好的同志,他都要在大会上表扬,让他们感到做什么事情没有白干。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也使同志们深受鼓舞。每每看到同志们精神焕发、努力工作,他的心是甜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郜东辉的座右铭。 “记得去慰问低保户,看到这些老人、小孩儿贫困的生活,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句实在话,不到基层怎么也不会想到。”郜东辉双眼微红,他的心是酸的,那夜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看到这些,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怎么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成了他的指南针。在实际工作中他更加卖力,充分利用人脉,访商会、找同学积极协调项目进驻。经过不懈努力,投资1亿元的台资企业登封快丰收有机肥公司建成投产,投资2亿元的河南富安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签约落地,投资4.2亿元的宝融万亩千棚蔬菜基地项目顺利完工,重点培育和发展壮大小苍娃、君奥公司、兴君农业、君顺嘉禾等一批农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全乡人均增收12%。 沟通是桥梁 走到群众中去 真诚为民 真心待民 “只有心中有群众,群众才会理解你。”郜东辉说,他上任以后乡里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无一起群众赴京非正常上访。面对上访户,他用真诚感动群众,用真心解决问题。君召村民冯五立儿子不幸发生车祸致死,赔偿款迟迟不能到位,来到乡里上访,他得知情况后,积极地进行协调。找到当事人讲事实,换位思考。经过他不断地协调,终于将19.4万元的赔偿金协调到位。黄城村民李小民发生交通事故落下重度残疾,肇事人无力赔偿,当时乡政府承诺年底资助1万元,因财政困难一时拿不出钱,他就自掏腰包给李小民家解了燃眉之急。 对于这两年的基层实践,他总结道:“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习研究深入一些,遇到困难往前站一点,遇到荣誉往后退一点,遇到复杂问题,要冷静全面深入一点,遇到诱惑、压力、吹吹捧捧心里要平静一点。” 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在用行动诠释着一切。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