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深读郑州城市竞争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传承古今 科技创造未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传承古今 科技创造未来
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先导区——郑州台湾科技园

早期中国文明的版图上,“郑州”是一块绕不开、抹不掉的重要文明发祥地:10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活;8000年前,这里已形成村落;5000年前,这里已筑就城池;4000年前,这里已诞育王权……

时代变迁,但城市文明内涵却早已在郑州扎根,这种根基是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也是对创新创业等新风向的顺势而为。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覃岩峰/文 丁友明/图

中国文明版图上的郑州印记

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总结,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还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

郑州地区不仅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而且拥有一批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意义的典型遗存,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包括已知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目前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聚落遗址——唐户遗址,中国最早的夯筑城址——西山古城,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彩、青花瓷窑厂——巩义黄冶窑,中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丝制品——青台遗址出土,中国禅宗祖庭——少林寺,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十二边形的嵩岳寺塔……这些重要遗址引领、开创了中华民族进步的新时代,扩展、丰富了华夏文明进步的新内涵。

高新技术让城市发展更持续

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以来,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等方面,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了技术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转型发展。

郑州宇通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可靠、节能的城市混合动力客车,普通混合动力与传统公交车比较,实际线路平均节油率达30%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与传统公交车比较,实际线路平均节油率达50%以上;传统客车及新能源客车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郑州新大方“轮胎式可伸缩型百米级风电安装专用起重机”项目,填补了全球风电安装专用吊机的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安图生物开发出的“重大疾病全自动高精免疫诊断系统的研制”项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12家(累计数),其中,144家是去年通过认定。据了解,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886.1亿元,增长17.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33.1亿元,增长2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位居中部6个省会城市第3位、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7位、35个大中城市第1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高新技术产业在二产、三产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为全市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动创新创业为发展聚人才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根据科技部评价,郑州在全国5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中综合排名第18位。清华大学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郑州在统计的154个GDP超1200亿元的地级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中位居第11位。

为推动创新创业,我市采取了多种举措。目前,我市正在建设一批集孵化器、加速器、配套公寓和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体。目标是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20个综合体,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配套公寓和服务设施等。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引进培育5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20个创新团队;建立一批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使综合体成为我市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产业的集聚地。

为推动创新创业,我市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创新体制成就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鼓励我市企业在域外建立研发中心,吸纳人才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鼓励高校院所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科研人员留岗创业。对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严格落实扶持政策和奖励政策。

科技载体平台为创新提供原动力

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我市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市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建立了认定管理、评价考核、政策支持等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各类研发中心健康发展。仅在2014年,我市便新建了市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156家、省级47家、国家级1家,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909家,其中省级564家,国家级34家。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郑州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和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郑州宇通“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组建。加快各类孵化器建设,新认定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9家。积极推进双创综合体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建设进展顺利,新乡、周口等14个省辖市大型仪器平台并入郑州市仪器平台服务,参与共享仪器数量达3603台套。新建院士工作站11家,我市5人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

各类科技平台的搭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数据显示,近3年来,郑州市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6项。我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伟科702”玉米新品种在生产试验中最高亩产860公斤,同时通过国家三大玉米主产区审定,有望成为全国玉米种植的主导品种。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20259件,同比增长24.4%;专利授权量为10372件,同比增长14.4%。201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24307件,同比增长20%;专利授权量为12316件,同比增长18.7%;位居中部6个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8位、35个大中城市第11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0.91亿元,同比增长22.08%,占全省的70%;位居中部6个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7位、35个大中城市第13位。2014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02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7.9%,其中10个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总数的66.7%,获奖项目数居全省首位。

信息化高地让移动互联驶入快车道

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对于占据发展高地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在现有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外,在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南京、重庆、郑州增设7个新的骨干直联点,以改善我国互联网络性能,推动互联网产业向中西部聚集。2014年9月,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运行。

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意义重大,它标志着郑州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河南在信息通信领域有了自己的“门户机场和铁路枢纽”。更为重要的是,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互联网的网间互联架构,提高网间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改善网络质量和安全性能,带动中部省份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也为郑州移动互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前,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互联网+”中国脉动地图——腾讯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报告提到的全国351个城市中,郑州列第6位,排名居中部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市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132.77亿元,同比增长25.2%,势头非常迅猛。威科姆、汉威电子、锐之旗集团、诺特信息、光力科技、东陆高科、金惠计算机、通信电缆、九洲计算机、雪城软件、天迈科技、拓普计算机等一大批本土优秀企业,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教育、移动电商、网络游戏和新媒体等领域制造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或产品。而在不久前,我市13家企业组团参展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博会,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亲临展馆,对郑州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市企业充分利用科研、智力的区域优势,打造国家领先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郑州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综合实力。随着国际级互联点开通,郑州晋身国内十大网络枢纽骨干城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信息集散中心的地位,未来的发展势头定会更加迅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0962 2015-07-09 00:00:00 四 文化传承古今 科技创造未来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