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8版:二七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寨
千年古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古寨
千年古树
黄昏时樱桃沟内的古树
挂满红丝带的千年皂角树

古寨

千年古树

诉说樱桃沟沧海桑田

古树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朽的已成为传奇,不死的千年古树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在樱桃沟行政村驻地南约300米处,就有这么一棵树,它历经朝代的更迭、世事的沧桑,依旧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是历史最好的诉说者。

千年古树出佳境 人树相依话和谐

世间难寻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据樱桃沟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这棵皂角树经测量主干高丈许,腰围2米,分枝延伸直径25米,覆盖面积达400平方米,枝叶茂盛,树龄上千年。

皂角树位居沟沿,每至夏日,这里风抚气爽,是纳凉聊天的最佳去处。当地村民三五成群,常聚于此吃饭、休憩、娱乐,十分惬意。古树的茂盛,源于村民对它的敬畏与热爱。皂角树上挂满了祈福用的红丝带,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景存世千年。人与树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传说不绝于耳 古树风韵依旧

千年逝去,有关皂角树的历史传说不绝于耳,樱桃沟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中就有几段。

据传,三圣母与进京赶考的举子刘延昌途中结为夫妻,触犯天条,被其兄杨戬压在大山下。三圣母在大山下产一子,取名沉香,后由灵芝女送于刘延昌抚养。15年后,沉香进山寻母,经仙人指点,食“樱桃树”之樱桃3颗,顿时气力大增,武艺高超,打败杨戬,手持宝斧将大山劈开,救出母亲。

母子回家途中,路过现在的樱桃沟,三圣母顺手拽下路旁树丛中一似刀状的植物果砸碎,做肥皂,在樱桃沟清泉边洗去灰尘,容光焕发。后来,这里便长出一株皂角树苗,天长日久,皂角树越发粗壮,终成皂角树中之魁。

古树枝叶繁茂 红绸寄托相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千年古树本已堪称为树中之“仙”,三圣母的历史传说又为其增添了灵动的色彩。

而另一个历史传说也许能为我们解开皂角树上红丝带之谜。据传,隋朝末年李世民为了打败王世充,与夫人长孙氏来中原地区打探军情。

没多久,就被王世充发现了。李世民与夫人为了躲避追杀,来到荥阳郡西南(今郑州西南,即樱桃沟所在地)。见此地民风淳朴,无王世充兵马,李世民本想在此先安顿下来,再作打算,但王世充穷凶极恶、四处烧杀抢夺。李世民看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决定冒险打探军情,早日打败王世充。李世民考虑到行程的危险性,便将长孙氏单独留下,只身一人前往洛阳。

李世民此番离去后便杳无音讯,长孙氏非常担心,为了祝福自己夫君早日平安归来,长孙氏便每月初一和十五在门前两棵皂角树上挂红丝带,表达对李世民的祝福和思念。至今当地老百姓还流传一句佳话——“红绸相思寄,情郎平安归”。

一年之后,李世民在少林僧人的帮助下,摆脱了王世充的追杀,并且带领军队渡过黄河,一举歼灭了王世充的全部兵马。李世民大胜之后,率领亲信把长孙氏接回太原。

李世民和长孙氏离开后,皂角树在村民的照顾下,依然枝叶茂密,并且百姓世代于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在皂角树上系红丝带,以此祈福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古寨

樱桃树下樱桃寨

樱桃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深深的沟谷布满了青翠茂盛的樱桃树。至今在这里还隐匿着一处被历史封存的古寨——樱桃沟古寨。

“咽喉”之地 易守难攻

据樱桃沟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清朝年间,地处禹县至郑州“官道”附近的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曾遭到一伙来自南方的土匪袭击。为了防止土匪的再次袭扰,石匠庄村民计划在村子周围修建一圈寨墙。经查看,大家在村西南的沟中找到了一块仅南面与沟上边的平地连为一体,而北、东、西三面都环绕着数十米的深沟,有3亩余大小的“高地”。

据二七区地方志记载,相传西汉末期,王莽为了巩固新王朝的统治,追杀汉室后裔刘秀,追到此地,刘秀躲进这块“高地”, 王莽眼看着刘秀没了踪影,瞭望“高地”,欲追去寻找,却见“高地”四周的深沟突然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王莽不敢跨越,只好作罢。刘秀最终安全逃脱,举义兵推翻新王朝登上帝座。

于是石匠庄村民倚这块风水宝地,修筑寨墙,把与“高地”南面相连的平地也挖成深沟,从而使高地成为一个四周是深沟的“寨子”,“寨墙”便是三面天然一面人工开挖的深沟。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只要上到“寨子”就可保证万无一失。说干就干,众人很快挖出了一条长10余米、宽8余米、高15米多的深沟,使“寨子”成为了一座孤岛。

为了能从深沟的底部上到“寨子”顶部,村民又在寨子北面的深沟里从下向上开挖了一条呈斜坡状的深洞。深洞长20多米,高近2米,宽不足1米,向上一直延伸到“寨子”顶部,因每次仅能容一个人上到“寨子”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沧海桑田 古寨风光不再

“寨子”修成后,每当遇到匪患,石匠庄村民就到“寨子”上面躲避。因“寨子”被周围20多米高的樱桃树遮挡,绝大多数路过此地的土匪很难发现此寨。

后来寨子偶然被一伙土匪找到,但当他们来到寨下看着那近20米高的天然寨墙和进寨必经的小洞口时,见攻寨无望,只好作罢。于是“寨子”在当地名声大振,周围一些村子的村民也常到此寨躲避土匪。

为了便于南边其他村庄的人到“寨子”上,大家就在寨子的南面挖了一条斜坡状的洞直达寨顶,为了便于做饭,村民还在寨子顶部挖了一口水井。

解放后,匪患彻底消除,昔日辉煌一时的古寨失去了它当年的用武之地,不久便被废弃,其辉煌的历史也逐渐被人们淡忘。

现在寨子顶部已成为一片庄稼地,当年的水井亦被填平,唯有四周高大的樱桃树,依然郁郁葱葱风抚枝摇,仿佛向人们诉说古寨昔日的辉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1008 2015-07-09 00:00:00 四 古寨<BR/>千年古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