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新生儿喂养及护理
为百姓圆梦,就是她的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百姓圆梦,就是她的梦
雁鸣湖派出所户籍民警张潘入户走访

不计其数入村调查取证、不厌其烦做十几页的笔录、细致入微写上千字的调查报告;只是为了一个外来人口补录户口跨越三省电话查询、发协查函求证;只是为了帮一名离家出走20多年的四川老人寻找自己的子女。直到有一天,户口补上了,老人与子女团圆了,张潘的梦也就圆了。“为百姓圆梦,就是我的梦。”中牟县公安局雁鸣湖派出所户籍民警张潘,自2012年3月入警至今已3年有余。在她看来,群众口中的那些“好事”,就是她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必须认真,必须执著,必须坚持。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王发明 文/图

雨中情,为癫痫病人补录户口

2013年8月份的一天下午,张潘下班后到雁鸣湖镇西村去走访调查西村村民万江新申请为其妻子张玲玲补录户口的相关情况,因为张玲玲是万江新在外边捡回来的,其妻精神不正常,名字也是万江新给她取的,所以补录户口难度比较大,没有任何的书面证明可以参考,只能通过走访调查获取信息。

张潘到了万江新的家中对张玲玲进行了详细询问,又对万江新的左邻右舍进行了调查核实,然后又找到了西村村干部及万江新所在村民小组组长进一步了解情况。

离开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多钟,阴沉的天已然下起了雨,回到所里被淋成落汤鸡的张潘却是一脸兴奋:“今天收获不小,现在掌握了这么多信息,张玲玲的户口我已经有九成把握,淋淋雨也值了!”

几天后,张玲玲的户口成功补录。

患难情,为瘫痪病人补录户口

2014年3月29日下午,张潘下班后约上两名值班民警,带上手电筒跟她一起到雁鸣湖镇辛砦村去给几个身体不便的群众照相办理身份证。村民周保民因为瘫痪常年卧床,屋里臭味太大,同事犹豫不决,张潘说:“来都来了,照吧,臭味算个啥!”说着就走进了屋子,同事也没有再说别的,就和张潘一起把躺在床上的周保民叫醒让他配合。由于周保民长期卧床,反应很慢,精神也不太正常,根本不知道配合,张潘和同事只有一边跟他说话吸引他的注意,一边找机会抢拍,时不时地还要把他的头动一动,等张潘感觉抢拍到了基本合格的相片后才关灯出了屋子。他们刚一出门,村干部李某说:“都10来分钟了,我刚反应过来,你们怎么受得了?太佩服你们了!”张潘却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改变一下空气质量适应一下啊。”

为离家50多年的老人补录户口

李时忠老人于1940年出生,原是中牟县雁鸣湖镇西村人,十几岁时,他一个人开始了外出讨饭流浪的日子,几十年的流浪生活,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近30多年,他一直定居在汝州市温泉镇,现有一儿一女。因为种种原因,李时忠和儿子(李林东、1990年出生)的户口一直没有着落。女儿李林梅的户口也是在2002年嫁人后才得以补办。按照李林梅的说法,他们曾到当地公安机关进行过咨询和申请,给予的答复是:李时忠的户口需要到原籍补办,所以李林梅才在父亲李时忠离家50多年后回到中牟县老家认亲,并到中牟县公安局雁鸣湖派出所申请补录户口。

2014年9月13日一大早,张潘和另一名民警冒雨赶到汝州市温泉镇,对街坊邻居、村委干部,挨家挨户,认真地询问,详细地记录。身上淋湿了、裤脚裹上泥巴了,全然不在意。李林梅说:“你们看都需要找哪些人问情况,我把他们叫到家里,下这么大的雨,你们就别跑了。”张潘笑笑说:“你父亲离家将近60年,补录户口难度相当大,我们从中牟来,就是要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最真实的信息,采集最真实的证据,保证户口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干脆待在中牟县,等你把人带过去让我问岂不更省事?放心吧,辛苦一点不算什么,这是对你们负责,也是对我们负责。”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李时忠老人的户口补录成功了!半年后,李时忠老人的儿子李林东的户口补录成功了!张潘笑了,李时忠笑了,李林东也笑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1066 2015-07-09 00:00:00 四 为百姓圆梦,就是她的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