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3版:修身行善明礼守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他们的故事 让爱心传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他们的故事 让爱心传递
他是老兵,把工作让给残疾战友
她是好儿媳,照顾瘫痪婆婆十二年
王地勤在精心照顾瘫痪12年的婆婆
广武镇书记周培山慰问毛海坡

他是老兵,把工作让给残疾战友

她是好儿媳,照顾瘫痪婆婆十二年

他,曾征战前线,命悬一线;她,父母早逝,担起家庭重任。他,身患白血病,心忧老母亲;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他们,是相互扶持的患难夫妻,他们,用平凡的生活书写着感动。

7月3日,荥阳广武镇领导干部为毛海坡、王地勤夫妇捐款,鼓励他们战胜病魔,继续谱写人间真情。

记者 姚辉常 荥阳播报 冯琳琳

通讯员 郭新利 文/图

在枪林弹雨中躲过一劫

7月3日,记者走进毛海坡的家,毛海坡躺在床上,妻子王地勤正拿毛巾帮他擦脸。

他们的“家”其实是租来的,两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一间留给83岁的老母亲,一间夫妻俩共用。房子的宅基地实际属于毛海坡家,由于盖不起房只能租给别人,自己再租来住。毛海坡白血病复发后,宅基地的租金已全部付了治疗费。

毛海坡今年51岁,因为生病看起来比实际年纪更加苍老,但每次想到曾在战场上死里逃生,毛海坡对生命还是充满着希望。1983年12月,毛海坡应征入伍,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毛海坡所在的特务连负责在前开路。在一次战斗中,全班7人,死亡2人,重伤3人,毛海坡在枪林弹雨中躲过一劫。讲到战友倒下的情景,毛海坡红了眼眶。

幸存的人将战友的骨灰送回家乡,战友的亲人们悲痛欲绝的情形历历在目,但毛海坡从不后悔自己参战的选择。“当兵就是一切听从指挥,国家需要我去前线我就去前线。”他对记者说。

把工作机会留给残肢战友

作为战场上的两名幸存者之一,毛海坡说:“我很幸运,应该珍惜。”正是因此,虽然获得了集体一等功、个人三等功,但他早已不看重名利。

1985年,毛海坡退伍还乡,本来有安排工作的机会,但他说:“把工作留给残疾战友吧,我还健全,可以靠双手生存。”他选择了回乡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的班长在那次战斗中被地雷炸断一条腿,导致终身残疾。去年,班长组织看望牺牲战友的家属,毛海坡因病情恶化,未能前往,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侍奉双亲,父母在,不远行

退伍后,毛海坡一直和父母生活,曾有多次外出工作的机会,但因母亲生病,父亲身体也不好,便没有离开。“父母把我养大不容易,他们需要我时,我一定得在旁边。”毛海坡说到做到了。

2008年,毛海坡被诊断出白血病。当时,母亲已经瘫痪,父亲患有肺结核,治疗费用开支很,毛海坡仅靠药物维持,没有住院治疗。

如今,毛海坡的父亲已经过世,母亲瘫痪在床12年,还患有老年痴呆,没有知觉、不能讲话、眼睛看不见,但他觉得只要母亲还在,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父母早逝,她学会了照顾人

毛海坡的母亲瘫痪12年,除了毛海坡,还离不开王地勤,特别是在毛海坡患上白血病后。

王地勤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过世早,留下兄弟姐妹7人,当时最小的妹妹还在上小学。王地勤不仅为弟弟妹妹做饭、洗衣,还下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种的是自己的田,收的是自家的麦子,下多少工夫打多少粮,看着一家人能吃饱饭,心里也舒坦。”王地勤说,那时候干活有用不完的力气。

1989年,王地勤嫁给了广武村的毛海坡,她说当初就是相中了毛海坡实在,结婚多年还是觉得他这点最好。

好儿媳,照顾瘫痪婆婆12年

隔壁的屋子里,王地勤的婆婆闭着眼睛坐在凳子上,凳子的边缘包裹着海绵,是怕硌到老人。

王地勤一勺一勺地把小米稀饭送到她嘴边,喝了几口后,老人开始不愿进食,王地勤耐心地哄着婆婆,并拿出毛巾把老人嘴角的饭擦干净。

老人有时会把嘴里的饭吐出来,有时正吃着就睡着了,一顿饭常常要喂1~2小时,但一日三餐王地勤从不落下。人是铁,饭是钢,王地勤说就算逼着婆婆也得让她吃饭,不然身体怎么受得了。

瘫痪的人久卧很容易长褥疮,但毛海坡的姐姐毛银先说:“俺娘从来没长过疮,都是因为地勤每天给她擦身子,照顾得比亲闺女都好。”进入老人房间就能看到,老人衣服干干净净,床铺整整齐齐。老人大小便失禁多年,王地勤早已清楚婆婆的排便规律,每次都会及时给她换上干净的衣服和床单。

和王地勤做了多年邻居的赵女士说:“从没听到过她一句怨言,可以说是她让老太太多活了几年,真是难得的好人。”

相互扶持,走完一辈子

丈夫白血病复发以来,王地勤成了这个家的支柱,需要同时照顾婆婆和丈夫,她的生活更加忙碌。每天5点半,她就已经起床,做好早饭后,再温好热水为婆婆和丈夫擦脸,照顾他们吃早餐。王地勤说:“得了这个病,我跟他心里都不好受,我做的这些不算啥,夫妻就是相互扶持,走完一辈子。”

毛海坡一家生活非常困难,一直勤勤恳恳的王地勤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毛海坡的病不容耽搁,但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家里拿不出足够的医疗费。

用爱心

点燃生命之火

从2013年4月毛海坡白血病复发至今,已花去医药费70多万元,借遍亲戚朋友,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现在,每月还要输三次血,但家里已经负担不起,无钱住院治疗,只能靠吃药维持,即便这样,每个月治疗开销还要1万多元。

身为曾经的前线战士、忠心耿耿的老党员,毛海坡发挥了他应有的价值,作为毛海坡的妻子,照顾公公、婆婆、丈夫、家庭,王地勤一直坚强地给予家人力量。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好人,也感动了更多的好人。

6月30日,荥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建功代表荥阳市委市政府到毛海坡家中慰问,并个人捐款500元。

7月3日上午,广武镇党委书记周培山和镇长张佳涛发起了“用美德修身,以真情行善——广武镇爱心募捐”活动,共募得10370元,周培山和张佳涛代表镇政府和全镇人民将10370元现金送到了毛海坡手里,鼓励他树立信心,积极治疗。

7月6日,《郑州晚报·荥阳播报》官方微信率先报道了毛海坡和王地勤的事迹,不断有人拨打《郑州晚报·荥阳播报》的热线64661111,表示愿意为他们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爱心。

爱心对毛海坡一家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但是进一步治疗白血病还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广武镇将继续发出倡议: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和朋友高歌、放声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工作、畅想人生理想的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正在遭受着病魔的折磨!无情的白血病使这个原本殷实幸福的家庭变得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广武镇广武村一组村民毛海坡正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病魔进行着生与死的搏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爱都将成为与病魔斗争的爱的力量。中华民族素有积德行善、济贫扶危的传统美德。当前,我们正在看展“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战斗英雄等待死亡,让一个人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病魔可以夺去生命的健康,但不能夺去人间的真情。在此,我们真诚的倡议:

献出你无私的爱,伸出你温暖的手;让我们一起点燃希望之火,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献出一份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1338 2015-07-10 00:00:00 五 读他们的故事 让爱心传递KeywordPh他是老兵,把工作让给残疾战友
她是好儿媳,照顾瘫痪婆婆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