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3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6月30日,胡启生作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和其他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一起进京受奖。7月2日,刚从北京接受表彰归来的胡启生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就赶赴新的工作岗位——巢湖市委书记。从区长到区委书记,胡启生在包河区工作了8年。8年间,他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区变成“全国双百强城区”;8年间,也让年仅44岁的他青丝变白发,成为人们口中的“白发书记”。 务实创新的“博士书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的胡启生,作为安徽省引进高精人才,先后在省、市、区任职,2007年7月调任包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11年12月接任包河区委书记。 刚接任包河区委书记的胡启生,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富区、生态立区、管理兴区、文化强区”四大中心任务。 人工林国家森林公园、国内先进的藻水分离站建成,合肥第一高楼恒大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建设……如今的包河区,16.8公里黄金湖岸线声名鹊起,已然成为合肥大湖名城的新名片。 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包河区率先在安徽省创新了滨湖新区“市建区管”、合肥高铁南站“市属区管”等模式,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不畏难题的“白发书记” 胡启生在包河区任职期间,正赶上合肥大建设大发展,又快又稳推进征迁,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带领干部扎根基层,坚持依法征迁、和谐征迁,8年来,全区共完成各类房屋征迁1720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60%。 令胡启生印象深刻的是,他第一次代表包河区在合肥市发言,就是做违法用地的检讨。“当时包河区由‘郊’到‘城’不久,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干部传统农郊思维较重,最头疼的是违法用地普遍,习惯‘先上车后买票’。”胡启生说。 于是,胡启生从重拳整治违法用地问题入手,短短1年就迅速将包河区由违法用地“重灾区”变成节约集约用地“先行区”。 百姓为先的“亲民书记” 出身农村的胡启生坦言,对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质朴情感,在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一年最热的时候都能看到胡书记,戴着草帽、卷着裤腿、顶着大太阳走在巢湖边,巡查蓝藻打捞与治理。”包河区义城街道塘西村书记王永宏说。 在实干为民的情怀下,包河区连续多年荣获“合肥市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杰出奖”,区财政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由2007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6亿元,群众最大限度共享发展成果。 面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荣誉,胡启生坦言:“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干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 据新华社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