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访谈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听敬一丹讲“新闻故事”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做客郑州报业集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敬一丹讲“新闻故事”
白岩松、崔永元、罗京……这些“央视名嘴”在她眼中是什么样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这些名牌栏目让她有什么感悟
李灵、洪战辉、陇海大院……她见证了很多人从“感动中原”走向“感动中国”
“我最爱看这个(评报栏)了,特别鲜活”
饶有兴趣地看晚报
咱也来玩个自拍
给粉丝签名
敬一丹寄语“我遇到你,在《郑州晚报》”

白岩松、崔永元、罗京……这些“央视名嘴”在她眼中是什么样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这些名牌栏目让她有什么感悟

李灵、洪战辉、陇海大院……她见证了很多人从“感动中原”走向“感动中国”

今年4月,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从央视退休,写下职业生涯的回忆性文字,敬一丹在央视27年的成长磨炼记录,也是中国社会变迁众多细节的实录,亦是中国各层百姓感人感伤故事的集锦。不论是敬一丹坎坷的求学经历、对央视节目的反思反省,还是全民关注的新闻热点、生动的百姓故事,都在书中充沛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本书将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力量?退休以后的敬一丹会做些什么?昨日,敬一丹携《我遇到你》“豫见”郑州报业集团,并与媒体工作人员就新书的创作、收获,媒体人的职业坚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左丽慧/文 马健 张翼飞/图

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敬一丹说,书名之所以叫“我遇到你”,是“向我所遇到的一切致意”,她遇到了广播和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遇到默契合作的同事,遇到雾霾、水危机、荒漠化、资源危困……在央视工作27年,“沉淀下来的,是我所珍视的各种遇到。这既是个人记忆,也带着时代的印痕”。

敬一丹和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同事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一起经历了“央视改革黄金十年”。《东方时空》改变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央视第一次以主持人名字命名栏目《一丹话题》、第一次卫星连线、第一次72小时直播香港回归、第一个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开播并达收视巅峰……这些,敬一丹都有幸遇到。敬一丹坦言自己“赶上了广播的高峰,赶上了电视的高峰,还赶上了新闻节目的黄金时代”。

于是,在《我遇到你》里,敬一丹用充满感情的笔触,描画了这群踌躇满志的同事们:不论是“蛮拼”“较真”的崔永元、“不传播毋宁死”的白岩松、“有情有义有趣”的罗京,还是“讲述百姓故事”让电视受人尊重的陈虻,抑或是“视录播的节目为垃圾”的何绍伟、韧性勇敢的《焦点访谈》记者们,在敬一丹的笔下,都充沛着新闻激情和电视理想,他们个性鲜明,可爱可敬。敬一丹在新书中深情地说:“大裤衩虽然很华丽,我舍不得朴素的你,因为在你的眼睛里,见证过我的记忆……”

以另一种方式回味职业生涯

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正式退休。

“我临近退休时,慢慢有了一种倒计时的感觉。要退休了,用什么方式向自己的职业生涯告别呢?我想,用文字的方式,可能比口语的方式更郑重。于是我就开始动笔梳理自己的生涯,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作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相携走过多年,她见证了近30年社会变迁,退休前的梳理,使她发现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录。

“写本书,对自己是个交代,与观众和读者是个交流。”敬一丹说,写作让自己沉淀、充实,对职业生涯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我在写书时,有那样一种满足感,好像把一个个节目又回忆了一遍。我在写作的忙碌中,享受着愉悦,告别职业生涯的时候,内心平和宁静。”

《我遇到你》出版以后,敬一丹和大家见面时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电视人和观众的见面,同时还是作者和读者的见面,“当我走到大家中间,观众都成了我的读者,他们记住了我职业生涯中的那些事,跟读者见面,是以另一种方式回味我的职业生涯。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这本书不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而是记录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最能唤起读者共鸣的”。

退休后会再做些什么?面对大家的关心,敬一丹的心态非常年轻:“《我遇到你》是职业生涯的小结,这是一条贯穿职业和人生的线。我希望这条线,不是在退休这一天就停止,而是一个逗号。逗号之后,还有很多种可能。”她透露,退休对自己而言只是一种“转换”,有机会做过去在职业角度上没有做、没来得及做的事。“现在还是一个回味和间隔期,过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想法和试探,考验一下自己还能做什么。比如我的教学工作还在延续,公益项目有缘遇到的话也可以参与,我们主持人的行业协会也还会有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协作……”敬一丹笑言,退休后反而感觉比以前更忙了。

变化的时代成全记者

每天的《焦点访谈》,寄托了亿万人对社会公正的向往,敬一丹“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形象深入人心,其真诚、朴素、知性的主持风格赢得各年龄层观众的信任,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敬大姐”“一丹大姐”。

其实,敬一丹自己也在时代的变迁中改变着自己:刚到电视台时对化妆一点也不会,就连台长都看不下去了,只好吩咐化妆师徐晶来帮她。“那时候,我自己凑合着化妆,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在演播室一角,用一个小镜子,也没觉得有啥不妥。后来,主持人队伍壮大了,女主持人多了,办公室配备了专业的化妆镜,同事张羽对着化妆镜惊讶地说:‘世界上还有这个东西呐!’其实我知道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只不过就我一个女主持人的时候,这需求,连我自己都忽略了。”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在敬一丹看来, “现代信息环境里,即使是媒体人,在某些方面知道的也未必比受众更多。当我们向观众传播时,我们表达的比我们内心体会的少,心里存的东西很多,但表达是很有限的;作为媒体人,我们的认识其实也是很有限的”。敬一丹说,现在自己更在意的,是和观众、读者一起思考。

在敬一丹看来,“变化的时代成全记者”。但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敬一丹对此毫不悲观:“整个变革中,无一人不在其中。老媒体人的焦虑感可能会多一些,其实对年轻的媒体从业者而言,融合创造了更多可能。他们可能会感叹没有赶上电视的发展黄金期,这本书叫《我遇到你》,就是遇到整个时代。我很幸运遇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巅峰阶段,但是后来也感受到电视这个曾经的‘第一名’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这一代新的媒体人有新的舞台和经历,以后也会遇到更多样、更丰富的时代。”

新闻人“有所不为,有所不畏”

作为《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敬一丹的新闻理想在《我遇到你》中坦诚相见。

“记者是什么?瞭望者、发现者、检测仪、记录者、无处不在的眼睛、孜孜以求的揭露者……这样的职业形象让人尊敬,比饭碗、生计更能激发起人的激情,在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多半都伴随着理想、热血、崇高、使命这样的词。”“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在新闻记者以“锐气”为重要标杆、强调“热运转”的时候,敬一丹更多的是“冷思考”。“《焦点访谈》越火,我越要格外谨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过把瘾就死,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过把瘾就死,不是成年人的态度。当特别热闹的情况出现,一时没看清,又需要面对它的时候,尤其要留有余地,留一点空间,空间是留给观众的,也是留给时间的。”

“《焦点访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坚持20年留下来的,差不多都是具有同一个特点:韧性。”敬一丹说,“韧性”是《焦点访谈》记者们的热词:“我们当年很关注的问题,我们以为可以尽力去关注、去推动,但是10年以后,这些问题依然在。就像户籍制度,当时我们有感而发做了这样的话题,觉得我们有力量推动它,但是20年过去了,它依然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它是制度,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推动一点,它很考验记者的韧性,不仅考验记者有没有新闻敏感、敢不敢言,更考验能不能持续关注,有没有韧性持续去推动。”敬一丹说,尽管有人认为新闻都是易碎品,但媒体人共同“韧性”地坚持下去,才能逐渐推进我们的社会。

郑州好人多,很多人从“感动中原”走向“感动中国”

在《我遇到你》,敬一丹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描写了电视采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采访对象,特别是草根人群。在她眼中,他们犹如路边不引人注意的小草,平凡、顽强,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在敬一丹笔下,描绘了这样的人们:腼腆而不善言辞的胡老师,20年日复一日地在水库中用小木盆接送孩子们上学;封闭贫困的麻风村终于有了第一批毕业生,王文福老师和台湾人张平宜,开始改变了麻风村民们没有教育、与世隔绝的现状;导盲犬带着盲人平亚丽顺畅坐车坐飞机……在敬一丹眼里,“每个生命都有权利发光”。

令敬一丹惊喜的是,她还在郑州见到了郑州报业集团连续报道、推出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此次他们已是在感动中原、感动中国舞台上遇见后的第三次相见。“真高兴又见面了!”敬一丹高兴地问候着高新海:“我一直想去陇海大院看一看。上次是因为你们要搬迁,怎么样,搬好了吗?”

平凡而顽强的生命,带给敬一丹巨大的感动。在郑州报业集团,看到一幅幅由郑州报业集团连续报道、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敬一丹觉得格外亲切:“几年来我一直参与《感动中原》节目的录制,我记不清多少次到郑州来。我接触了很多‘郑州好人’,也有很多人从‘感动中原’走向了‘感动中国’,凡是做‘感动’系列的,我都感觉是同盟。”

“当我写了一本书,对自己有一个交代的时候,好像觉得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回望的已经回望了,可以开始往前望了。”笑谈自己“年方六十”的敬一丹,也开启着“遇到”读者的新明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3106 2015-07-18 00:00:00 六 听敬一丹讲“新闻故事”KeywordPh白岩松、崔永元、罗京……这些“央视名嘴”在她眼中是什么样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这些名牌栏目让她有什么感悟
李灵、洪战辉、陇海大院……她见证了很多人从“感动中原”走向“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