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水波泓雁鸣湖 十里繁华杏树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水波泓雁鸣湖 十里繁华杏树镇
——中牟县雁鸣湖镇杏街村变迁记
杏街村一角
杏街村古民居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7月上旬某日中午,暴雨突降,中牟县杏树镇当街的一座酒楼上,宾朋满座,客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商谈着近来市场的行情。突然有一位客人说道:“大家都甭说话,听外面是什么声音!”众客人均屏声息气,侧耳细听,天空传来阵阵闷雷,远处似有万马奔腾,有人急忙跑到窗前,推开窗户向外看,遮天蔽日的暴雨中隐约听见凄厉的呼叫“九堡决口啦,大水冲下来了!”话音刚落,浑浊的洪水就涌了过来。几分钟的功夫水就涨到齐腰深。没过多久,大水呼啸奔腾,几米高的浪头涌过来,眨眼间,杏树镇淹没在滔天洪水里。《河南省中牟县地名志》记载:杏街位于中牟县城北16.5公里,丁村干渠南侧。据传,村有古杏一株,干大中空,可容四人对饮,远近闻名,以此得名杏树镇。明代成集,为中牟县八镇二十四集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于中牟九堡决口,镇集皆废,遂演今名。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郭倩楠

通讯员 王恒超 文/图

桨声灯影斑斓夜 宝马雕车香满路

明朝初期,杏街村被称为杏树镇、杏树里,方圆十里,有千年历史。是当时的大集镇和(里)保的行政中心,村中间有一棵古老的大杏树,年久空心,树心可容一辆木板车走过,杏树之大,叹为观止。有达人遂以杏树命名村名,后来改为杏街村。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雁鸣湖镇杏街村,今年76岁的韩兴聪向记者讲述了杏街镇的历史。

古时候的杏街村紧邻郑汴通衢,交通便利,车马畅行,巨商大贾,贩夫走卒,常年往返于此;东西贸易,南北易货,几乎可以和今天的万邦物流媲美,由此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村里街道商铺林立,小巷作坊成排;红男绿女,才子佳人,骚客雅士,比肩接踵;酒幌迎风飘飘,茶香心旷神怡。特别是到了晚上,华灯初上,黄河桨声灯影,杏街镇上空的一弯新月挂在柳梢,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伏彼起,一辆接一辆的马车粼粼穿街而过——真是夜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杏街作汴州。

黄河之水天上来 销声匿迹杏街村

今年72岁的韩兴禄是杏街村里的一位老教师,上世纪70年代初,韩兴禄在自家房后的枣园里开馆授学,天长日久,村里人都用“德高望重”称其之。据说杏街村的韩姓是韩愈的后人。韩兴禄告诉记者,清朝中后期,黄河决口频繁,杏街镇几度被洪水淹没,苟延残喘。而杏街镇最后一次被彻底冲毁是在1938年。当时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首当其冲的杏街镇瞬间荡然无存。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记载:“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

后来逃难的人们在杏街镇原址搭起了茅草庵,渐渐聚集成村,然而昔日繁华已然不再。

1970年以前,杏街村没有一所瓦房,村民年年吃统销粮,生活极其困难,到处都是盐碱卤,水坑水洼,茅草遍野,很难看到一块整齐的庄稼。当时杏街一带普遍流行一首民谣:“茅草庵,土堆墙,不见一间砖瓦房。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处处盐碱卤,年年不打粮。不种是块地,种了落声忙。一把铲、一口锅,铲草熬盐过生活。三步一棵草,种一葫芦打两瓢,半年糠菜半年粮,缺吃少穿度时光”。

迎风摇曳多姿态 婀娜芦苇一丛丛

在杏街村村口,今年65岁的校丙福对杏街村北洼地一带的千亩芦苇至今记忆犹新。芦苇花通常春天发芽,夏秋开花,花色为白绿色或褐色,花期为8~12月。河里长满了芦苇。秋天一到,芦苇花竞相开放。一阵微风吹来,那如细碎的棉絮芦苇花便在阳光下摇荡,放眼望去,好像白色的波浪,小村子便漂浮在这白色波浪之中。

夕阳斜照,塘边霞光辉映,微风轻拂水面,苇絮翩翩起舞,犹如百花仙子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一叶小舟悄然滑过湖心,泛起层层涟漪。一簇簇枯黄的芦苇托起一簇簇雪白的芦苇花,昂扬在这天地之间,令人无限沉醉。落在墙角的芦苇花聚集成毛茸茸的一团,风一吹,一张一合,让人想到了宋代词人苏轼描写杨花的词句“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孩子,一到夏天,都喜欢钻进芦苇丛里洗澡,戏水,逮鱼抓虾摸螃蟹。到了冬天,我们就把收割下来的芦苇装上平板车,一车能装1000多斤,然后拉到(黄)河北的新乡、武陟等县城卖掉,一斤芦苇9分钱,来回一趟得七八天。” 校丙福说,“后来开始种水稻了,芦苇丛也变成了稻田,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芦苇了。”

侠僧仗剑斩白蛇 至今犹忆张僧塔

张僧(明朝成化年间山东人),自幼出家,成年后曾在河北一寺院任主持。期间善举频施,德行广布,寺内、民间交口称赞。后受中牟名寺固住寺方面特邀,到固住寺任主持。

《雁鸣湖镇志》记载:固住寺是隋唐时期建成,颇具规模,至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时,捐银者遍及郑汴二市500多个村庄。是镇域内最早的寺院建筑,后因黄河从九堡决口冲没。

据清乾隆十九年《中牟县志》记载,张僧塔位置在固住寺北杏街村南。道光二十三年,黄河决口,张僧塔被河水冲没。

固住寺寺院周围松柏遮天蔽日,丘岗连绵起伏,人迹罕至,野兽出没。张僧到固住寺任主持后,组织僧人修缮寺院,整修道路,恩施四方百姓。但是寺院香火仍然日渐稀少,张僧不解,寺院一老僧悄悄告诉他,固住寺旁的密林中有一大蛇,经常出没伤人。百姓畏惧,不敢进香。张僧决意效仿汉高祖斩白蛇为民除害。于是张僧手握青钢宝剑,单身一人来到寺后密林,果然看见一大蛇身长百尺,缠绕树间,目露凶光,獠牙暴突,蛇信横扫,令人不寒而栗。张僧无所畏惧,纵身一跃,当空劈剑,大蛇头部重伤,仓皇逃进寺院后院的一眼深井。张僧当机立断,指挥众僧拉来生石灰,填实深井,大蛇从此再不能出井伤人。

斩蛇过后没几天,张僧圆寂。人们在固住寺北边建了一座塔,将张僧的尸骨安葬在塔内,称之为张僧塔。后来人们在拜祭时,突然发现塔上出现了“倒了张僧塔,黄河回老家”10个大字。此为何意?无人知晓,何人所写,无人知道。360年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6月,黄河从九堡决口,滚滚河水冲倒了张僧塔。古时候杏街、固住寺所处位置为老河身(黄河故道),即黄河老家。人们恍然大悟,“倒了张僧塔,黄河回老家”之意莫非如此?

碧波千顷鱼戏莲 秋高风润稻花香

1970年,杏街村开始引黄种稻,1980年亩产水稻300多斤,村种稻田千余亩,经过10年的黄河水灌溉,盐碱地变成了打粮食的上好地。后来亩产水稻达800斤以上。秋冬之交,田野里一片金黄,黄澄澄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地随风摇曳,飘散出醉人的芳香。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翻拥着金子的海洋,一望无际,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杏街稻农的脸上。村里村外处处洋溢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情画意。上世纪90年代,村里投资办起了雁鸣湖酒厂,产有雁鸣湖酒、杏街纯粮,年产280吨,畅销周边县市,在中牟县被誉为“小茅台”。几乎是同时期,杏街村民也开始养鱼种莲菜。截至目前,村里养鱼面积1800多亩,每亩产值万元,总产值1800余万元。

目前,村中处处是小楼,路全是水泥路。“出行方便得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4293 2015-07-23 00:00:00 四 一水波泓雁鸣湖 十里繁华杏树镇KeywordPh——中牟县雁鸣湖镇杏街村变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