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贾峪镇新型城镇化绘出新画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转型发展求突围 奋起直追建新功
荥阳贾峪镇新型城镇化绘出新画卷
镇区社区龙卧洼小区
农耕生活体验
洞林湖泛舟
建成区

千年洞林寺的钟声响彻荥阳市贾峪镇古老土地,洞林湖畔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迸发着新活力,地处郑上黄金走廊南侧的荥阳市贾峪镇正展翅欲飞。

2012年,贾峪镇被郑州市定为新市镇,当年就被评为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快”乡镇,随后在2013年和2014年蝉联这一殊荣。2015年,贾峪镇正凝心聚力促跨越,描绘一幅道路四通八达、生态廊道景色怡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秀丽田园城镇新画卷。郑州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柴伟瑞 楚政伟 任良杰 文/图

壮士断腕奋起直追

绘出新形象新成绩

贾峪镇北邻千年古城荥阳,东靠古都郑州,西依伏羲故里新密,地处三城之间“金三角”地带。下辖26个村1个居委会,6万人,总面积83.7平方公里。

该镇以生产建材而闻名,也因建材带来的各种污染而饱受诟病,甚至有人曾经形容贾峪镇“白天不开车灯看不见路”,或许稍有夸张的成分,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生产建材所产生的粉尘带来的后果。

然而,当记者到达贾峪镇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该镇处处绿荫、街道整洁、村容干净,柏油路四通八达,并没有传说中的“晴天粉尘飞扬,雨天泥浆四溅”“走一趟胖三斤”的现象,难道这些东西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据了解,贾峪镇作为传统的资源型乡镇,石材资源占郑州建筑市场50%以上,石子厂最多的时候达到400家。通过资源整合,最终形成了25家石材企业。石材企业数量减少了,环境质量却大幅度提高改善了,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壮大,各项经济指标有长足的增长。今年1~6月,全镇综合指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目标占比在荥阳市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均位列前列。

经济发展不能走老路子,而转型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更需要奋起直追的动力。从贾峪镇的发展一定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能得出贾峪镇变化的答案。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理清思路统筹发展

贾峪镇敢于壮士断腕,是因为他们有着科学、清晰的发展思路。该镇利用地处郑州近郊之便,党委政府牢牢把握郑上新区建设政策之东风,以新市镇建设为契机,以经济发展转型为动力,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高标准完成了《贾峪镇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2~2030年)》《贾峪镇总体规划》和《贾峪镇工业区规划》等规划编制方案。

根据三个规划,贾峪镇在产业布局上构建“一心、三板块、六片区”的发展结构。一心:构建新市镇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三板块:南部休闲观光旅游板块;中部综合板块;北部都市农业板块。六片区:生态文化旅游区、休闲农业旅游体验区、商贸文化核心区、新田城综合服务区、工业区、高效农业示范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但是该镇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该镇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动力所在。依托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结构,贾峪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先建后拆暖民心 夯实基础促发展

贾峪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科学运作、强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群众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按照先建后拆、以建促拆的原则,规划建设贾峪社区洞林·水岸安置区,总投资12亿元,建设安置房约119栋4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交工安置房18栋、7.84万平方米,在建的26栋楼、10.19万平方米安置房近期交工。洞林湖社区投资13.5亿元,建设安置房45.75万平方米,1675户、6150名群众均已搬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区。槐林社区已建安置楼17栋,总面积6.84万平方米,目前均已回迁入住。截至目前,贾峪镇新型社区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完成拆迁面积61.5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70.62万平方米,回迁群众约2171户,8568人,拆迁户全部得到过渡安置。

正如已搬进鹿村小区的张大爷所言:“叶落归根,这里就是在我家原来的地方建的。再有就是现在不用出村就住上楼房了,很满意!”大爷由衷的心声再次彰显了新城镇建设“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目的。

在强力推进社区的同时,贾峪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使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的需要,改善人居条件。实施镇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铺设了荥阳至贾峪的天然气管道,对贾峪现有镇区街道以及洞林路、桃贾路照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日供水量3500吨的自来水厂一处,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718万元。同时,投资5850万元、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正在实施。据了解,该污水处理厂投产之后,按照目前的规划,可以满足未来20年的发展需要。随着污水经过处理后变中水,中水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循环利用也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桃贾路贾峪段升级改造工程、马米公路贾峪段升级改造、12.7公里镇区至社区道路等交通道路建设工程陆续完工,新田大道、桃贾路、马米路、陇海路西延廊道绿化全部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3年多来,贾峪镇共完成道路建设41.73公里,建设生态廊道31公里,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建设,初步形成了便利的交通路网格局。

转型发展求实效 富民强镇谱新篇

根据城镇建设的现状,贾峪镇结合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产业强镇的特色之路,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形成一、二、三产业优化发展之路,做足产业兴镇的文章。

大力实施优质粮工程,积极发展休闲观光的现代高科技农业。在楼李村建设1300亩的荥阳万宝生态循环经济园,一期占地500亩,建设有6.5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和9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种植有各种水果以及160多种蔬菜,建设循环式鱼塘6600平方米、农家餐馆等配套服务项目。在洞林湖社区建设面积700余亩的设施农业观光园,集采摘、婚纱摄影、风味农家餐厅、农耕文化等为一体,一期建设170余亩的农夫乐园荣获郑州市三星级“休闲农业庄园”荣誉称号。

贾峪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实际,多渠道招商引资,以拉大石材产业链条抓手,积极引导装备制造、水泥制品企业、管桩企业、干混砂浆等新型规模建材企业的引进和建设;紧盯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引进了功能性复混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5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水泥制品项目、年产45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等项目陆续落地。这些企业的落地,为该镇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围绕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教育、旅游、休闲、观光产业。投资2.2亿元的郑州科技学院扩建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投资5500万元、建筑面积约为4.8万平方米的郑州一中实验初中项目,2012年9月1日正式开始招生。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温泉会所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利用洞林湖、洞林寺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洞林湖旅游区、洞林湖湿地休闲公园,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节假日人潮涌动,俨然已经成为郑州近郊游的好去处。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唱大风。今天的贾峪镇,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浪尖。潮涌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乘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上下同心的强大动力,汇聚全镇6万父老乡亲和衷共济谋发展、凝心聚力促跨越的决心,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贾峪镇必将呈现一幅道路四通八达、廊道景色怡人、安置区星罗棋布、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秀丽田园城镇新画卷。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4685 2015-07-24 00:00:00 五 荥阳贾峪镇新型城镇化绘出新画卷KeywordPh转型发展求突围 奋起直追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