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播报 记忆 上一版3
百年沧桑话段庄
垦荒开田老六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年沧桑话段庄
垦荒开田老六门
——中牟县官渡镇段庄村的由来
段庄村古民居
段庄古民居

百年沧桑话段庄

垦荒开田老六门

明朝永乐年间晚秋时节的一天清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殿宇巍峨的广济寺旁,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树叶开始凋落,汾河滩上的老鸹衔枝建造窝巢显得十分醒目。大槐树下,一位年逾六旬的段姓长者,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带领段氏家族数百老幼妇孺,凝眸高大的古槐,听着树杈间的老鸹发出声声哀鸣。车辚辚,马萧萧,尘埃不见故乡桥。段氏族人在频频回首中洒泪离开乡土,辗转来到河南中牟县的南梁保(今中牟县刘集乡)定居,以姓氏取名段家庄。

清朝初年,段家庄里一位叫段大用的男子带领三个儿子,来到中牟县邵岗乡(今官渡镇)的一处荒野岗地,打草结舍,垦荒开田,引水灌溉,春耕秋收,三个儿子相继长大,先后成家立业,段大用仍以段姓命名该村为段庄。《河南省中牟县地名志》记载:段庄位于中牟县城东7公里处,清初段姓始居,以姓得名。

7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中牟县官渡镇段庄村,走进段庄村涛走云飞的流转岁月。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谢鹏飞 文/图

段庄老六门 老家在刘集

“俺段庄的祖上是从刘集镇段庄村迁过来的,段姓的老家在刘集。”说起段庄,今年81岁的段岐仑总会提到“老家”二字。官渡镇段庄目前有近80%的村民都是段氏子孙,段姓村民现在共分为六门,都是老六门的子孙。

据段庄村一名村干部提供的《河南省中牟县东段庄段氏数字家谱坟图表》显示:段氏先祖在中牟县城西北7.5公里处始居建村,明代名“段家庄”,简称段庄,又名水牛段庄。清朝初期,段大用由水牛段庄来到中牟县城东7公里,安家落户取名东段庄,段大用成为中牟县东段庄的第一代祖先,衍生两子又得六孙,六孙就是老六门。

段岐仑说,以前听老辈人讲,最初来到这个村子的段姓人是一位老者(段大用),带着三个儿子,后来这三个儿子分别结婚并各生两子,也就成了现在的六门人。

段大用带领三个儿子重建段庄村,时刻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段大用父子在村里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犹记村东头 曾有苦水井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如今段庄的村民对以前的段庄记忆模糊。段岐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座高岗,岗上有座小庙,小庙香客很多,庙院香火很旺,每逢初一、十五,香客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庙前曾有口苦井。“之所以叫它苦井,是因为里面的水是苦的,味道又有些发咸,村里人用井里的水饲养牲口,井口小底部大,大约5米深,每年村民都会下去掏淤泥。” 段岐仑说。围坐旁边的几位老人也都说,年轻时曾下井掏过淤泥。现在这口苦井已经不在了,大约20年前,村里人盖房子把它给填了。

苦井在村东头,相对的村西头还有一口甜水井,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两口井相距仅百余米,但井水却完全不同。往前看几十年,村里人吃水还都是靠那口甜水井。

过门三日后 新妇要“面试”

在段庄村还有一个“面试”的习俗。据段庄村村主任段铁岭介绍,所谓“面试”,就是女孩结婚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房,和面、擀面条、做卤。和面要软硬适度,擀面要劲道,卤汁要可口。面条煮熟后,添了卤汁,先敬给公公婆婆品尝,再端给本家人吃。虽然只是个形式,但经过这个“面试”,家里人就会对新媳妇有个客观的评价。如果新媳妇顺利通过“面试”,则说明她在娘家当姑娘时就勤快,懂得持家,女人持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婚后就可以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如果不会擀面条,没有通过“面试”,则说明她在娘家时娇生惯养、四体不勤、好吃懒做,婆家就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个媳妇儿。“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表达了段氏家族勤俭持家的传统家庭观念。”段铁岭说。记者不禁想起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不觉莞尔。

文武兼备者 段氏有先人

段庄村段氏家谱记载,段庄村段氏第五代段魁元,清朝武举,武艺精湛,擅使大刀,刀重120斤,大刀借给韩寺镇郭辛庄的郭武举使用后丢失,曾参加过联庄会(1928年,在乡团基础上,邻村相互联结,建立“联庄会”)。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清代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朝政府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乐此不疲。据了解,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合格者才考笔试。

段氏第六代段天禄,喜武术,因此人有6个手指,时人称其为六妞。

段氏第七代段毓贤,清朝末年童生,教过私塾,中年双目失明。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新闻链接

段姓,大理国国姓,先祖出自周王族支系,源于姬姓郑氏。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厉王死于囚所。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5370 2015-07-29 00:00:00 三 百年沧桑话段庄<BR/>垦荒开田老六门KeywordPh——中牟县官渡镇段庄村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