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播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禅武文化今传承
肩负责任为家乡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记抗美援朝老兵丁进友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每位老兵都是一段传奇,我们寻访留住并触摸遥远的历史。这些老兵,有的在中华民族陷入危难时刻奋不顾身,用血肉抵挡敌人的侵略,用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有的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参加过多个重大战争,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的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着青春,转业后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本报特开设《老兵》栏目,请您“归队”,讲述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登封市唐庄乡有一古村,名为“搬倒井村”。村里有口古井,名曰“搬倒井”。相传这口古井曾帮刘秀的部队摆脱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使刘秀功成名就,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如今,这口古井又孕育了一名不为人知的英雄——抗美援朝老兵丁进友。登封播报 岳星朵 胡建邦 文/图

放下农具报名参军

“听到征兵的消息,心里就想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听从党的召唤,因此家都没回就去报名参军了。”丁进友说。1951年8月,正在地里干农活的丁进友隐隐约约听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喊声,放下手里的农具就跑了过去。

“要参军报国的到冯沟乡(原搬倒井村属于冯沟乡)开会。”宣传员说。听到这个消息,丁进友一溜烟地跑到乡政府开会并报名参了军。

随部队奔赴朝鲜

“最苦最累的是到朝鲜的头10天。”丁进友说,那是11月份,一路奔波跨过鸭绿江前往38军。

“当时天气十分寒冷,刺骨的寒风仿佛在考验我们这群还未上战场的新兵。”丁进友说,累了一天后,想脱袜子歇歇脚却脱不下来,战友过来帮忙,一使劲儿袜子连着肉都被扯了下来。

战友在眼前倒下

“记忆最深的是有次去营指挥所送信时,战友牺牲了,自己也险些丧命。”丁进友说,当时接到通知后,和战友前往5里地外的营指挥所。刚走到2公里处的小河边,就听到“呜呜”的破空声,丁进友迅速扑倒在地,炮弹在身后爆炸了……丁进友回过头,发现战友负伤,简单包扎后迅速背起他向营指挥所狂奔,将信安全送达后,他却昏迷过去,醒后才得知战友已经牺牲。

“流血流汗不流泪。” 这一直是丁进友的座右铭。在朝鲜战场,他浴血奋战,再苦再累都没流过一滴眼泪,如今这位铁血男儿却落泪了。

希望有人说说话

丁进友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很多人来看望自己,想起牺牲的战友,感觉自己很幸运。

“我现在唯一的愿望是住进敬老院,有人说说话。”丁进友说,他一个人生活了8年,年龄大了最怕孤独。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6159 2015-07-31 00:00:00 五 “国是我的国,<BR/> 家是我的家”KeywordPh——记抗美援朝老兵丁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