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郏县有个三苏园 □庄学 河洛文化圈里有郏县,郏县有国宝级的文庙,更有个国宝级的“三苏园”。 在来郏县的那天,天空一片晴烈,太阳孤寂地悬挂在东天的45度处,火辣辣的,少了几分可爱。远远望去,大地蒸腾起一片混沌。历史的天空也是这样的混沌吗?郏县,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县级治所,这里却有文庙、山陕会馆,还有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埋骨的地方“三苏园”。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作为当时名人的墓葬,或者靠近皇家都城,或者归葬故里长居地,不曾理解唐宋八大家占其三的苏家父子的“三苏坟”为什么要放在远离家乡远离皇城的郏县。无论是何样的解释和说法,也都是历史上的一种传说、猜测和穿凿附会。我想,这里一定是北方、西北方的商旅路上的重镇,或者是伏牛山与东部平原的物资集散地……或者是沟通豫西南方或者豫州东南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倘使如此,这里作为官道上一个不同寻常的节点,也许被先生看中的就是通旅上的与家乡相似的地方,枕于官道一侧,卧于嵩山山脉之南,静看世间繁复,筑垒胸中锦绣诗篇,不失为一个非常浪漫的选择。 与朋友曾经到过三苏园凭吊,前次因为脚伤的关系,没能到先生墓前拜谒,引为遗憾,可是反倒留下了下次来拜谒的动力和兴趣。这一次终于走到了“三苏”的墓葬或者衣冠冢前,真诚地合掌拜谒。静静地伫立于高大的苏东坡先生的塑像前,一股精神灌注于体,天地间的俗物仿佛悄然隐去,不由人不感到文化、文学的力量。移步祠庙广庆寺,厚重的文化味儿扑面而来,无论是环廊倒回的碑刻,还是伫立的门楼牌坊,以及保存650余年的三苏塑像,都彰显了这样的味道出来。站在碑林细细咏读先生的诗词,仿佛触摸到了古代仁人志士脉搏的律动。读“赤壁怀古”,感到了格调宏大宽广,只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把你读得热血贲张,看到了先生把自己的人生志向放到了浩渺的时空框架上;读“密州出猎”,感到了作者的豪放和大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不正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应有的气概吗?读“东坡悼妻”,感到了作者的侠义柔肠,只起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便使读者在委婉泣诉中洞悉了作者丰富的内心密码,再读下去,于顿挫扬抑中体验到了深厚的感情宣泄。 先生好美食,传说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菜羹、东坡豆粥等等,也是苏东坡先生厚待生活的佐证。先生虽然喜欢美食养生,但是他更为注重“养神”。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失眠多梦多烦多乱。而养神的核心则是要做到“忘机”,做到心无纷争,不依恋身外之物,过往的恩怨荣辱抛却脑后,在沉沉浮浮多舛的命运中,“白首忘机”,依然热爱生活注重生活。先生是生活的强者。 三苏园很大,除了墓葬和广庆寺外,还有纪念馆和人造湖,以供人们凭吊之余在这绿水青帐间陶冶心灵。先生也很大!大到了历经数十年的政治、生活的沉浮而不改其浪漫与豪放,问世间能有几人?眼前的道路一直延伸,似乎看到了千年前的那边健步走来了髯髯须发的先生,我与朋友漫步于此,由古到今,由虚拟到现实,由个人到群体,眼光定格在了现在。如今的社会无疑也是一个大格局,也是需要大大的人来支撑的啊!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