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致敬!发电“男汗子”“女汗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致敬!发电“男汗子”“女汗子”
——郑新公司夏季高温保民生纪实
新力电厂

酷暑难耐,最惬意的是躲在空调房里,吃个冰镇西瓜,喝个冷饮,可万一要是家里没电,这日子可怎么过?在郑州有这么一个团队,天天穿梭在近50℃的高温环境下,为的就是让市民足不出户享凉爽,他们的宗旨就是保供电保民生。他们来自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简称郑新公司),为郑州的清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郑州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赵瑜 文/图

室外38℃,发电机房“+10℃”

8月5日上午,郑州,雨,难得的清凉。可一走进郑新公司1号机的发电机房,热浪迎面扑来,烘烤的感觉瞬时传遍全身。

多少度?

“此时室外温度28℃,机房再加10℃。”集控室内,运行一部副主任胡文波,正在看大屏幕上闪烁的各种参数,从外面巡检回来的员工小王,背上的衣服全部湿透。而前段时间室外温度达到38℃时,机房温度近50℃,人站在机房内,动都不动,马上一身汗。为了防止中暑,巡检人员都是拎着水杯去巡检。每隔两小时都要去机房巡检一次,用时大概一个小时,一台机组有上万个零件,巡检人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巡检归来的男女职工,都成了“男汗子”和“女汗子”。而遇到有更重要的活时,巡检结束也回不来,只有午饭时才能休息会儿。

对于员工的付出,该公司总经理王建看在眼里,并用薪酬制度给予回报:“重奖重罚,鼓励员工好干活,干好活。”

每年的冬夏两季,是郑新人最忙最累的时候,冬天忙供暖,夏季忙供电,冬天的寒冷如果说还能忍受的话,夏季的高温让人无处躲藏。

这么辛苦,就不能让员工多休息会儿吗?

胡文波说,这个夏季,郑新公司过得非常的艰难,五台机组停三台,剩下两台20万千瓦的机组挑大梁,从6月份开始,电厂进入迎峰度夏阶段,7月中旬以后室外环境温度非常高,在7月底的那场雨之前,在37℃、38℃高温下,两台机组发电负荷一直在39万千瓦,最高负荷达39.5万千瓦,几乎是满负荷运转,设备运行一直是很艰难的。“别说人受不了,机器也受不了。”

按照常规,每隔半年机器就需要停休保养一次,但是1号机组从去年11月10日一直运行,260天没有休息过一天。为了防止机器过度高温造成停机,全靠人力,巡检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检修人员迅速解决问题。

前一段时间,1号机组的给水泵被巡检人员发现有故障,及时协调更换了备水泵;2号机组氢冷泵是冷却系统,专门给发电机降温,运行中被监盘人员发现有故障,立即进行了检修,若发电机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停机,而送风机也多次高温,及时补油后才没有造成影响。

由于郑新人敬业、专业的职业素养,保障了机器的正常运转,让没有“公休”过的机组保持平稳运行,市民安心享受夏日清凉。

迎峰度夏,两台机组几乎满负荷运转

脱硝改造用最贵的工艺,塔吊都竖起来了

此前,有消息称郑新公司的三台机组脱硝改造还没有招标,可能会影响今冬供热,事实真的如此吗?

运行二部主任周建华带领记者来到脱硝改造的外围施工现场,“塔吊都竖起来了,咋会没开始招标施工?”事实上,从3月15日开始停机后,三台机组就进入脱硝改造的阶段,需要进行招标等大量的前期工作,而改造主要是分两部分,一是安装低氮燃烧器,另一个是尾部装去除氮氧化物的设备,脱硝技术国内比较成熟,在工艺上,郑新公司这次采用的最贵最先进的脱硝工艺,脱硝时一般用氨水或尿素作为还原剂,氨水价格便宜,但是运输危险系数高,对环境会有影响;而采用尿素安全对环境无害,但是运行成本高,郑新公司毫不犹豫采用了后者。

脱硝改造时,检修人员也更忙碌,要对机组做配套升级改造,4号、5号机组都是20年的老机器,超期服役,老化严重,但是在冬季供暖时,它们的地位还无可取代,为确保在脱硝改造后能随时启用,郑新公司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检修人员爬到管道里探伤检查,“管子都是一段一段地摸过来摸过去”,锈迹斑斑的管道被更换了100多米。

目前,三台机组的脱硝外围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在8月中下旬开始内部施工,工期45天,工程完工后,环保效果更理想,不会影响冬季供暖。

挑起供电大民生,承担环保大民生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或许这句话形容郑新公司承担的重任最为合适。

该公司总经理王建说,作为郑新公司,是郑州市的电源支撑点和供热热源点,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时刻保持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做到需要的时候能冲上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3月15日供暖结束后,3台机组停止运行,2台机组保供电,公司一方面加强队伍的培训,提高检修质量,随时能启动高负荷运转,因为供电是大民生,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环保方面,时刻紧跟环保政策,及时进行改造,尽最大可能地把污染物降到最低标准,尽最大能力改善生活环境,取代了上千座小锅炉,为环保作出了巨大贡献。在2004年,郑新公司上了全国第一台大机组布袋除尘器,改造之后,5号机当时在全国排放标准都是最低的,其他4个机组也跟随大修全部上了布袋除尘器,粉尘排放量每年都在减少。除尘效率从原来的97%提高到99.95%。

随着环保政策的调整,郑新公司一直在环保上花费巨资,不惜一切代价保蓝天,2011年、2012年,在员工工资都发不下来的情况下,还是不遗余力地为五台机组全部上了脱硫改造,二氧化硫低于国家排放标准。2014年完成了1、2号机组的脱硝改造,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同时,在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协调,花1.1亿元进行老机组的脱硝改造,而这些机组2年后就面临着拆除,本就收不回来。

为了环保,郑新公司为何不计成本?

总经理王建解释:“因为郑新公司的理念就是只见烟囱不见烟。”

异地新建“近零排放”,高标准环保型电厂

保供电、老机组上脱硝,在郑新公司,还有一件头等大事——异地新建。

异地新建项目位于荥阳市贾峪镇,今年10月底,新厂将正式开建,工期两年。2017年10月新厂将落成并投入使用,新厂设计为2台66万千瓦的燃煤锅炉,虽说是燃煤锅炉,但是按照燃气的标准进行排放,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近零排放”,也称超低排放,现有电厂为5台20万千瓦,新厂虽然发电量能力提高了,但是燃煤量还比现在的厂少。这是因为,新厂执行的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高。

王建说,建成后,郑新公司将成为我省高标准、高参数、环保型示范电厂。目前,全厂都在竭力推进新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搬迁,同时,对现有的机组正在研究论证超低排放技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8035 2015-08-07 00:00:00 五 致敬!发电“男汗子”“女汗子”KeywordPh——郑新公司夏季高温保民生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