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4版:新郑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代坚守 百年传承
郑风苑里荷花美随意乱摘惹人怜
中华北路
500余套节能路灯上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八代坚守 百年传承
非遗传人和“刘记钢勺”的那些事

新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很多,而提起刘记钢勺,新郑老一辈人可谓无人不晓。距今存续已有200多年的刘记钢勺,其制作技艺2008年已被列入第一批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带您探访非遗传承人,了解刘记钢勺的那些往事。 新郑播报 巴明星 文/图

八代坚守 传承200年之久

师全德是刘记钢勺制作技艺郑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81岁高龄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听说记者来意,师全德旋即进屋拿出一把钢勺:“这就是传说中的刘记钢勺,我都用了半辈子了,现在用着还很顺手,结实得很……”

据师全德介绍,刘记钢勺历史悠久,是原新郑县北街刘氏家族于清代乾隆年间所创,经八代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年,刘姓铁匠跟随师傅苦学8年,终成绝技。于是,走出师门,独立建炉,收徒传艺。打出的钢勺形如荷叶,乌亮照人,轻巧而富于弹性,用之得心应手,因而深受厨师欢迎,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武汉、广西等地,常常供不应求。

“刘记钢勺之所以成为新郑的名产之一,它有‘站立不倒、挎锅不滑、勺边如刀、清锅如洗、椒粒不漏、沥油干净、面不沾菜、把不折裂’等十大特点。刘记钢勺的设计还很人性化,由于经常使用左边,故勺子呈鸭蛋状,左边多右边少。”师全德说。

师承刘子美 潜心学习技艺

师全德是从上世纪50年代跟随刘子美学习钢勺制作技艺的。据师全德回忆,刘记钢勺代代相传,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第七代传人刘子美兄弟自号“刘勺专家”。合作社时期,刘子美自愿加入新郑县铁业社,收徒传艺,一度大量生产、大批外销。1951年,师全德和村里的几个同伴一起进入铁业社上班,并跟从刘子美学习制作钢勺。

“当时条件艰苦,钢勺全部是纯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刚学时胳膊经常肿胀得抬不起来。冬天手会干裂,夏天穿得稍少些,炉子几百度的高温就会把皮肤烤出水泡来,而每个钢勺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锻打才能完成。制作钢勺更是一个技术活,选料、淬火、锻打都马虎不得。”师全德说,当时没有实验室,他们在选材上都是用土办法,区分铁和钢的方法就是把原料烧热后沾水,然后再用铁锤砸,能够砸断的是钢,砸不断的则是铁;铁容易生锈,一般不用它做勺子。而制作勺子用低碳钢比较好,判断是不是低碳钢的标准则是烧热后用砂轮打磨看火花。师全德说:“当时没有电焊,勺子是连体的。一个勺子大概九两重,勺头四两、勺把五两,一天一人只能生产二三把勺子,‘一勺一漏’(一把勺子一把漏勺)总共卖两块钱。那时候物价低、钱顶用,一个鸡蛋也就两三分钱,熟牛肉一斤才三四毛钱,而当时他上班的工资每月才18块钱。”

非遗“钢勺” 面临失传困境

据师全德讲,改革开放后,政府号召开展多种经营,提倡发展名特产品,刘家第八代传人刘俊升及其原铁业社刘子美的徒弟们纷纷开炉生产,品种也从当初的钢勺、漏勺扩展到水瓢、豆腐脑舀子、包子铲等。而到了上世纪末,这种手工制品由于生产规模小、效益低,日渐滑坡,仅留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代代相传。

“打铁是个脏活累活,现在生活富裕了,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个苦,都不愿意学了。刘记钢勺的传统制作方法面临失传危机,他们的后人也都转行了。”而师全德由于年纪大,也没力气再制作钢勺。不过令老人欣慰的是,刘记钢勺2008年3月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自己也成为刘记钢勺郑州市级传承人。老人坚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把钢勺制作技艺很好地传承保存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刘记钢勺的辉煌历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8193 2015-08-07 00:00:00 五 八代坚守 百年传承KeywordPh非遗传人和“刘记钢勺”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