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生命册河南本土作家首获矛盾文学奖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和茅奖早就结婚了,就差领证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作家评李佩甫《生命册》获茅盾文学奖
他和茅奖早就结婚了,就差领证了

昨天,喜讯传来,河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摘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南丁、田中禾、张宇、邵丽、乔叶等多位作家,他们对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同时认为,李佩甫获茅奖,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文学豫军”的荣誉!是河南的骄傲!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实习生 王世瑾/文

郑州晚报记者 周甬/图

《生命册》在获奖作品中显得非常厚重

何弘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李佩甫这次获茅奖,是对他本人的肯定,也是对河南作家写作态度的肯定。《生命册》在获奖作品中显得非常厚重与突出,它直面当下社会问题,描摹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从农业到工业这一复杂的嬗变过程,写出了生活的宽度,同时也写出从上个世纪的农民到知识分子诸多国民灵魂,深入透视了背着土地行走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其作品艺术性也很突出,它的获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纵观这几部获奖作品,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四年以来的文艺成就。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对文本艺术、精神理想的坚守很难得。王蒙《这边风景》作品写的是“文革”后期,带着时代烙印,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性值得肯定,也很有现代意义。金宇澄的《繁花》适当回归古典,体现传统趣味,书中大量的上海方言,表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及其对人性的思考。苏童的《黄雀记》更个性化,注重个人精神性的表达,很有特点。

他的获奖为中原作家群争了光

邵丽

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李佩甫老师获此殊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文学豫军”的荣誉!是河南的骄傲!河南是一个文学大省,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强省,《生命册》此次获奖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佩甫老师的这部长篇小说,从出版的时候起喝彩声就不断,所以这次获奖也是实至名归。这也是他生命中的一次精彩绽放,毕竟,写作就是佩甫老师的生命。感谢他为我们中原作家群争了光!

苏童的《黄雀记》、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尤其需要说的是金宇澄的《繁花》,这部用上海方言写成的作品,在最近几年的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是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作品,确实值得一读。

茅奖是对一个作家整个创作历史的检阅

乔叶 著名作家 河南省作协秘书长

一句话,可以说是夙愿得成,这是我们一直期待的。李佩甫为人很低调,作品写得好,他的创作与荣誉这几年显得不相衬,但文学总体来说是公道的。《生命册》是在他创作十分成熟的时期创作的作品,从语言到情感都是一部相对完美的作品,这次获奖再次印证了他的创作实力和创作影响。第七届茅奖得主贾平凹有句话,“我和茅奖早就结婚了,就差领证了” ,我觉得这句话放在李佩甫身上,同样贴切。

谈及本届茅奖获奖作品,乔叶表示,茅奖是对一个作家整个创作历史的检阅,一个作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李佩甫不仅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小说,他的中短篇也很棒。作家获奖的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从一个凹地过渡到一个平原,然后再上升到高原地带。王蒙的获奖也说明了这一点,他是这次获奖作家中年龄最大的。20世纪50年代,他就创作了《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直到现在的《这边风景》,作家的文学历史是由非常多的逗号组成,最后才会出现位于高处的那部著作。还有格非,他从先锋文学写起,后来又转向现实主义写作,是学者型作家,学养非常好,为这次获奖准备得非常充分。

李佩甫获茅奖是实至名归

南丁 河南省原文联主席、著名作家

这次得奖是实至名归,绝不是偶然的。李佩甫对农村、豫中平原十分熟悉,这是他生活的根据地,尽管来到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但他始终没有断了与那片土地的联系。《生命册》应该是他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可以说他对长篇小说驾轻就熟。《生命册》是他“平原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是《羊的门》,第二部是《城的灯》。《羊的门》已经出版十几年了,当时就曾入围茅盾文学奖,但由于非文学因素退出了,所以说,这次的获奖是实至名归。《生命册》反映了农村、城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变化,整部小说十分厚实,语言与构架也很好,向李佩甫表示祝贺。

这是河南作家实力的展示,是“文学豫军”的荣誉

田中禾 著名作家

《生命册》是中原实力派作家李佩甫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他扎实的生活积累和对中原乡土与当代变革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是河南实力派作家实力的展示。此次获奖,是对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的作家的肯定和鼓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文学豫军”的荣誉。

河南作家不注重宣传,吃了很多这方面的亏

张宇 著名作家

太棒了,这是李佩甫早应该得的,他是我们河南省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全国知名的作家,这次获奖是众望所归,《生命册》这本书写得很好。我们河南的作家不注重宣传,吃了很多这方面的亏,但同时这也让我们认真于写作,是件好事。这次荣获茅盾文学奖是河南文学界的一大喜事,向李佩甫表示祝贺!

《生命册》是对茅奖的最好阐释

刘海燕 文学评论家

李佩甫在写作上是以一本当十本的精神来写作的,他以十年一本这样的持续性来写,没有任何在写作上投机的东西。而他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其作品的风格,非常契合茅奖的宗旨,与茅奖的风格也很和谐。纵观茅盾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品,大多都是现实主义的、史诗的、民族性的,即多为现实主义文学,而李佩甫的作品就是对这个奖项的最好阐释。

38万字的《生命册》讲了啥故事?

《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在2012年12月,《生命册》获得当年的人民文学奖。

作品主人公“我”是一名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从“我”的视点出发,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个典型的人物身上,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中原大地上50年来生长着的苦难和血泪,这是展示,是审视,是推敲,也是追问。

《生命册》约38万字,采用放射性结构方式,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50年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50年的心灵史。它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产生裂变的过程。

评论界认为,李佩甫借助《生命册》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在时代鼎革之际的人生选择与生命状态的诸多可能性的揭示,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9892 2015-08-17 00:00:00 一 他和茅奖早就结婚了,就差领证了KeywordPh河南作家评李佩甫《生命册》获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