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向大气污染宣战 保卫“郑州蓝” 上一版3  4下一版
龙源路街道高效有序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大河路街道创新举措
深度治理大气污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长天蓝惠济,丹心绿大河
大河路街道创新举措
深度治理大气污染
黄河大堤上的限高栏

■“保卫‘郑州蓝’我们在行动”(12)

大河路街道创新举措

深度治理大气污染

24小时工地值守、铺设防尘网、设置隔离网、清理绿化带……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建立长效管理等各项机制,全面整治大气污染。辖区在建工地严格按照“6个100%”标准开展扬尘治理工作。严管重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郑州晚报记者 刘怡辰 见习记者 宋文雅 通讯员 崔丽敏 李颖/图

创 创新精细治理措施 确保治理效果

大河路办事处在辖区7个行政村及黄河大堤入口处均设有水泥隔离墩、隔离网和2.6米的限高栏。据大河路办事处李颖介绍,为了防治渣土车、垃圾车在黄河湿地倾倒垃圾,办事处自筹资金设置了隔离墩,并对辖区绿化带垃圾进行了清理,共清理长度达13000米。

走访至保合寨村江山路与黄河大堤交叉口时,记者发现沿街的“马路市场”被水泥墩隔离在道路以外。李颖说:“平时这些小商贩将摊位摆到马路中间影响了车辆通行。隔离后,既方便了车辆通行,也方便了居民采购。”

“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的标语体现了前刘村的村风村貌。行至前刘村,村里墙体都进行了粉刷,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刷了白石灰,此举不但防止蛀虫也有利于美化村容。原来堆有垃圾的村口道路,不但清理了垃圾,还将路边坑洼地段进行填平并播撒草籽。

全 洒水防尘网全覆盖 防治全面无死角

8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天河路与绿源路交叉口的建业·运河上苑一期工程项目工地。平整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侧都进行了绿化。

记者看到,工地大门设置有自动喷洗设施,并配有排水槽、集水池、沉淀池,对进出工地的施工车辆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经过沉淀后再进行循环利用。大河路办事处李颖说:“工地严格按照‘6个100%’的要求进行扬尘防治工作,并配有洒水车、清扫车,保持地面干净湿润。工地坚持‘硬化为主绿化为辅’的原则,将不能硬化的地面进行绿化处理。对于不常用的建筑物料则时刻进行防尘网覆盖,施工使用时才掀起防尘网,常用的建筑物料与施工区域严格隔离开。在区域内,对未使用到的黄土地进行防尘网覆盖,以减少扬尘产生。”

严 下猛药发狠招 降尘除废见成效

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大河路办事处制定多种制度,完善各项机制。对辖区在建工地,实行定人定责,分包管理制度,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发现问题,随时整改。并成立应急小分队,负责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突发施工问题的应急处理。

在扬尘专项整治期间,大河路办事处强化督察,严格奖惩。对在建工地、辖区主次干道及各村周边的裸露黄土以及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提出,限时整改。大河路办事处还对各村进行排名,第一、二名的村进行奖励。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村,村书记、主任要写出书面检查。被办事处督查组督查出问题的,在全办通报批评,并作出书面检查;被区督导组督查出问题的,由纪工委启动问责机制。

变 多项措施齐发力 转变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大河路办事处累计投入资金654万元,共用防尘网143.5万㎡,覆盖裸露黄土105.3万㎡,硬化面积1.76万㎡,设置隔离墩418个,设置隔离网6000米,安装限高杆5处,播撒草籽约45万㎡,种植草坪3300㎡,清理绿化带1.3万米,购买巡查车4辆、铲车4辆、垃圾清运车5辆、洒水车3辆、人力三轮车50辆,垃圾车1辆,租用洒水车5辆。全辖区树木刷白8万余棵,墙体刷白4000㎡,清理建筑物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4.26万立方米,查处渣土车240余辆,购买垃圾桶400个,重新修建垃圾池56个,设专职扬尘治理保洁员50名,制作宣传四折彩页7000份、倡议海报120张。

在接下来的防治工作中,大河路办事处将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逐渐实现由粗放型整治向精细化、长效化管理转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80078 2015-08-18 00:00:00 二 大河路街道创新举措<BR/>深度治理大气污染KeywordPh长天蓝惠济,丹心绿大河